还没有走到金沟村,远远就见一群队伍往村里赶。 杨孟英心中纳闷儿,就嘀咕道:“那是你们窦家的 亲队伍?看着还 气派。” “不像吧,我怎么一个都不认识。”窦晓霞道,如果是窦家来的人,她至少认识一大半。 “好像是来找裴静姝的,刚才还在问我你们静姝家怎么走。”路边背着背篓做活的人搭了句。 第114章 王四是上尧镇的小贩子, 王家在上尧还是有些 基,要是放在以前,那绝对是大户人家。王家家族庞大, 族里也出了两个厉害角 ,其余人也跟着受益, 这王四在上尧经常做一些倒卖的事, 也没人管得了他。 从去年年末起,上尧那边也经常有农民担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卖, 什么柚子糖、凉粉、蛋糕、月饼等, 这王四起初没怎么在意,以为这些东西都卖不了多久,那些农民家里一个个都一穷二白的。 没想这些东西一年到头都有人卖,王四看利润还不错, 就是不打听这些东西的来处。只不过王四的名声不太好,也没有人给他说实话, 直到最近才打听出这些东西都来自于这个叫金沟村的地方。 恰逢最近又快要到中秋节了, 听说去年很多人在中秋节都赚了不少钱,这王四今年就跑到这边来,想找裴静姝把货买断。这个王四做事喜 虚造声势, 今天还带来了不少亲戚。 顾大娘正在门口翘首以盼,听媒婆徐大娘说村口有一群人朝这边赶过来, 还以为是窦家的人来了, 不料来的人她一个都不认识。 “大娘, 裴静姝是哪一户人家呀?”走在前头的男人问道。 那顾大娘听到这话, 脸上的喜 顿时减少一半,在这种好 子,她也不想跟人争论,免得给自己招来晦气。不过要让她给裴静姝送生意过去,那是门儿都没有。 顾大娘就指着对面那座荒山,“你翻过那座山头,山脚下就是。” “不是说在你们这个村吗?”有人质疑道。 “谁给你说是我们这个村的?那裴静姝早就搬走了,你问错人了吧?难不成我一个老太婆还骗你们!” “大娘,我们没有这个意思,原来是搬走了呀。”其中一个年长的说着,一群人就照着顾大娘指的那座山头走去。 杨孟英和窦晓霞过来的时候,却没见着刚才那群人,心中还有些纳闷儿,就问裴静姝:“刚才不是有一群人过来找你吗?怎么却不见人?” “谁来找我?” “一群人呀,少说都有10个。”杨孟英说道,“难道你没遇见?” “我刚才一直在院子里洗衣服,也没见有人到我们这边来,你们怕不是 错了哟。”罗小慧也接过话说。 杨孟英:“我又没有耳聋眼花,哪里可能看错,你嫂嫂也看见了。” 窦晓霞道:“可能是付三嫂 混了吧?她可能听错了。” 杨孟英想应是这样,也就没往心里去了,又对裴静姝道:“长风从城里带回来的布料就是比我们乡下的好,你看看这 泽就跟活灵活现似的,我们乡下的布料都是灰仆仆的,一点都不耐看。” 罗小慧笑道:“你这一件衣服抵我们乡下几件衣服了,这能比吗?所以人家才说一分钱一分货。萧长风的眼光果然好,给你们说的这两个款式可真好看,穿在身上可洋气了。” 裴静姝淡然撇了一眼,没做评价。 农村婚嫁,男方应有 亲队伍,女方也该有送亲队伍,无论 亲还是送亲,都应该是人越多越好,都图个热闹喜庆。不过顾大娘嫁女,过来送亲的邻里却不多,在这人口众多的农村,算是比较冷清的了。 可能大家也不想和邻居闹得太不愉快,所以一户就出了那么一两个人当代表。到了九点,窦家的人还没有到来,顾大娘那边破破烂烂的,板凳也没有几条,大家就跑到裴静姝这边的院子来坐。 见了杨孟英和窦晓霞身上的新衣服,不少人都 羡不已。 “原来这就是的确良,摸着的质 就跟我们的衣服不一样,这得多少钱一寸呀?” “这布料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我三妹想买一块,排了几个月的队,还是没有买到。”刘二娘就说。 金沟村的人都知道刘二娘的妹妹嫁得好,老公在城里可是拿铁饭碗的,刘三妹都买不到的布,现在杨孟英竟然穿在身上了,杨孟英更觉得萧长风给自己带来的这种的确良是个好东西,心里可别提多美了。 “难怪长风那天给我说这种布不好买。”杨孟英又说道。 大家听说刘三妹都买不到的确良,也就没再打听了。其实乡下人还是不太舍得花太多的钱在穿上,按照他们的观念来说,有衣服穿不会冻死就是好 子。 年轻些的虽然也喜 穿漂亮的新衣服,但是价钱太贵的话还是承担不起,而按照现在的习俗,家里的钱基本上都是在长者的手上保管着,年轻人不当家。上了年纪的大人用钱都十分节约,也是现在能找到赚钱门路,他们才肯拿些钱出来用,但要是让他们一下拿太多,他们就未必肯了。 杨孟英身上的的确良她们买不起,众人又开始讨论窦晓霞身上的风衣,窦晓霞本来就长得高挑,穿风衣最适合不过了。大家以前没觉得窦晓霞有多好看,这次看她穿着风衣,身材高挑凹凸有致,倒也瞧出些韵味儿来了。 “裴大嫂这一身衣服也很好看,你这人高,穿什么都好,不像我们长得矮的,穿什么都像一个矮冬瓜。”丁大嫂就羡慕道。 窦晓霞很少被人这么夸,再加上她今天穿着新衣服,也倍有自信,就说道:“长得矮小点也省布料,这次长风过来,你让他给你们看一下,他上次画了许多衣服款式,每件都很好看。尤其是给珊珊画的那几件,我看了都很心动,可惜我没有女儿,不然准给她做一件。” “小孩子制那么多衣服做什么?捡点旧衣服穿就好了,小孩子个子窜得快,那衣服穿一两年就没法穿了,太浪费钱。也就只有裴静姝这样的才敢那么做,我们要是这么给小孩子打扮,那可又是一笔大花费。” 不过看了杨孟英和窦晓霞这两身新衣服,大家也很想让萧长风给自己看看,萧长风是从城里来的,见多识广,身上穿的衣服洋气又新 。这马上就是中秋佳节了,大部分的出嫁女子都会在这个节 回娘家一趟,到时候穿一身洋气的新衣服回去,脸上也有光。 大家正在院子里聊着,一群人朝他们这边走了过来。 这群人正好就是刚才被顾大娘故意指错路的王家人,他们翻了一座山,那山下哪里有什么人家,后面找人问了一下,才知道被耍了,又只好折回来。 从上尧到金沟村这边也要走两个多小时,这群人走了半天路,眼瞧着到了目的地,又被人这样耍,心中肯定不 。不过想着这次是来找裴静姝拿货的,他们也只好忍下这口气,不想节外生枝。 “裴静姝家是不是这里呀?”王四扯着嗓门问道。 “这位大哥,你真的是来找裴静姝的呀?快坐,裴静姝就在屋里,你们找她什么事呀?”杨孟英问道。 “我来找她谈点事,我们今天走了两三个小时,一路才问到这里。刚才走到你们门口,还被你们隔壁的一个老太婆给忽悠了,她 神好像不太正常,像个疯子似的,给我们指对面那座山,害得我们多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王四说起那顾大娘,简直咬牙切齿。 “唉哟!是不是那户人家的?”杨孟英指了指顾大娘那边。 “可不就是。”王四气道,“快帮我们把裴静姝叫出来,这次我们是买谈到买卖的。” 杨孟英看这人说话有些自大,不过想着对方可能有些家底,来了十多个汉子,不太好惹,就进屋去叫裴静姝。 裴静姝走出来看一眼,其实他刚才在厨房的时候也听到了这外面的对话,“找我什么事?” “听说你这里又在做月饼卖了,我们特地来买,我们要买的数量有些多,这次就拿四五千个吧!你看价格能不能适当少一点?哦,你这里现在能够拿出多少货来?要是没有那么多,我们也可以在这里等到下午。”王四开门见山就说道。 “很抱歉,我这里现在没货。” “怎么会没货呢?我们千里迢迢赶过来,就是过来买月饼的。”那王四显然不肯相信,他站在这院子里,都闻到了裴静姝厨房里的月饼香味儿。 王四昨天才刚刚吃过,记得这个味道,他今天才特地赶过来。说起那些农民,一个个也特别 贼,他让他们卖给他,那些一个比一个要价高,问他们是从哪里 来卖的,却没有一个人肯开口说实话。 今天他们费了这么多 力才找到这个地方,怎么能就这么空手回去?那不是打他王四的脸么? “就是,我们都已经听说了,你们这里九号会大量发货。”又有人说。 “我们这里确实九号发货,但必须得提前 定金,提前七天预定好数量,而且我这里给不了你那么多货。”裴静姝说道,虽然知道这群人是远道而来的,但他们的口气太颐指气使,裴静姝并不喜 与这类人打 道,而且也怕他们惹事,到时候引火到她头上。 “你卖个东西,哪里来那么多规矩?我看你是个女的,才跟你客客气气地谈。我们是上尧镇的王家人,我家叔叔是镇上一把手,我今天也是诚心诚意而来,你让我们这样白走一趟,你说这像个话吗?”王四把自己的家世搬出来,要是眼前这个裴静姝识相,那一切都好商量。 “我们来你这里一趟也不容易,你今天就把手上这些货卖给我们,然后再做他们的,反正他们离你这里也比较近,来往也方便,他们的量少,迟两天拿回去也没事儿。” “就是。说实在的,你们这种私下买卖已经是很危险的行为,大家一起发财,我们也不说你什么……” 裴静姝听了之后就笑了,“我倒是很想知道,我们农民做点小吃换点家庭开销,怎么就危险了?街上还有那么多卖竹篓竹筐椅桌的,难不成这也是犯法的?你们不用说这些来恐吓我,我今天要是为你们坏了规矩,就等于是我自己砸了我自己的信用,我也没脸见这些信任我的乡亲。” 第115章 “说得好!做人要讲诚信,你们一群大老爷们对一个女人这样威胁恐吓步步紧 , 是不是该脸红?”一道清润散漫的声音从竹林处传来, 王四几人回过头去一看, 只见一个气质干净长得极好的青年正朝这边走过来。 青年高大清瘦, 身上衣着与当地农民格格不入,款式相当新 ,衣服看上去也是九成新,穿在他身上简直就像衣架子似的。 王四也不是没眼界的人,看得出这个青年有点来头, 王家在上尧是一霸, 但在这一二十里外的金沟村,他们家族再怎么强大, 现在在别人的地界上, 王四等人还是不敢 来。 “我们今天是诚心诚意来谈生意……” “你这话就不对了,来裴静姝这里的,都是诚心诚意来的, 难不成谁还是居心叵测虚情假意?”萧长风笑着说道, 他的语气漫不经心,说出来的话却让人没法反驳。 “就是!人家裴静姝一个女的做点这样的小买卖也不容易, 要是不立个规矩,不知早就被那些有心人欺负成什么样子了。别说你们几个大哥是外乡来的, 就算我们和裴静姝是邻里, 要是没有早点定下, 我们到时间过来也拿不了货的。”刘二娘又说。 杨孟英也笑道:“这几位大哥, 你们也知道现在的粮食有多金贵,裴静姝这个买卖 本就没赚钱。当初也是看供销社的月饼卖得太贵,她自己也买不起,才想起做点月饼来自己吃。面粉 蛋哪样不是钱,她都是打底卖给别人的,我早都劝她不要做了。最近来我们这里订货的太多,你们一来就订几千个,还想要立马拿走,她哪里有那么多面粉做月饼?”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都是帮着裴静姝说话,王四不仅在这里丢了脸,也在自己家族的人面前丢了脸,最后只好说了句:“八月十三拿不拿得了货?” “拿不了。”裴静姝回绝。 王四兴冲冲地来,灰溜溜地走。 “这个人是谁呀?说话的口气好大。”等王四走后,丁大嫂就问道。 “刚才他说他自己是上尧王家的,反正不是我们本地的。” “上尧王家那可是大家族,静姝你可得小心一点,我听说这王四人品不好,仗着家里有人当官,背地里的小动作和勾当可不少。只是上尧那个小地方也没人管,这王家人多,在县城也有些势力,就在当地做起土霸王。”刘二娘说道。 “你说当时□□,怎么就没把这些人一网打尽?”窦晓霞道。 “上面有人撑着的,哪有那么容易打倒?被打的那些,都是后台不够硬的。我还听说这王四帮着王家偷粮票去买,他们还钻了不少空子,那有些生产队多出来的工分,最后都被他们家族的人给分了。”刘二娘又说。 唐家有亲戚就是上尧那边的,对那边的情况比较了解,刘二娘也听唐二说过许多。 这个时代的工分算法其实也是有漏 的,常常听说某个生产队年底街上的时候会多出一些工分,这些多出来的工分并没有到生产队干活的人头上,这种就可以记在那些关系户的头上。工分对应的就是粮食分配,而这些关系户就可以不用干活领到粮食。 这种现象还不是个例,往往生产队的人都知道,但是也没有办法,民告官本来就很难,在这个时代也不例外。就如同后世常常听人家说哪个官员贪污了多少,但却很少有百姓能把这贪官告上法庭并且胜诉。 “唉哟!怎么就招来了这种人?静姝呀,今后还是不要和这种人打 道,我们平民老百姓可得罪不起。”杨孟英想想还是有些后怕,“刚才你说那些话也太不给他们面子了,今后你可不要这么冲。我说你平时也温温和和的,怎么到这种关键时候却成了牛脾气,一点都不知变通?” “我倒觉得静姝没有做错,这种人你要是和他客气,他只会觉得你好欺负,反正都是要得罪的,不如得罪得彻底一点,今后还少麻烦。和他们这种人打 道,他们会把好处占尽,没准把你利用完之后,到时候还会倒打你一把。”萧长风说道。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万一他们哪天报复我们……” 萧长风轻笑一声,“杨阿姨别怕,他们要是敢来,我来打头阵。他们做了那么多坏事,这种人最好拿捏。” “说的倒是容易,这种人最不讲道理,你和他们讲道理是没用的。” “讲道理没用,那更好直接上拳头。”萧长风说。 杨孟英知道他是宽 自己,也不好浪费他这片苦心,就笑了起来。萧长风的舅舅在城里也是个当官的,裴静姝又不去上尧,难不成还怕了他们王家?只要不去上尧发展,王家就拿他们没办法,王家人要是来金沟村,这就更不用怕了,这是他们的地盘,王家在这里讨不了好处。 不过大家也没想到裴静姝竟然这么有骨气,都对她刮目相看。要是裴静姝真的把那些鲜花月饼蛋黄月饼卖给了王家,明天他们都拿不到货了。 没过一会儿,窦家的人来了,这次窦家的 亲队伍没来几个人,冷冷清清的,和第一次上门时的热闹截然不同。 众人走了之后,萧长风就调侃裴静姝道:“真是看不出来呀,原来你这么有原则,一个人对十几个壮汉,竟然一点都不畏缩。” “现在知道了?知道了以后就少招惹我一点。”裴静姝道。 萧长风叫屈:“天地良心,我什么时候敢招惹你了?今天中午吃什么好吃的?我回去还真不习惯,你这里的生活真是我见过的吃得最好的,就算我拿着饭票去饭店,那味道也没有你这里好。” “今天中午没几个人,吃点稀饭和蔬菜,给你清清肠。” “我不需要清肠,来个鱼香茄子吧!我觉得这菜最下饭。”萧长风一点都不客气地说道。 杨孟英和窦晓霞等人回来得比裴静姝想象得早,她还以为他们这群人应该等着晚饭吃了再回来。虽说窦家离这边比较远,但最近就要接近中秋了,晚上也有月亮,要是晚饭吃得早,饭后就走,到家里也就□□点的样子。 吃了喜酒回来,杨孟英就和裴静姝抱怨了一些今天的情况,大约就是中午饭没有吃舒心,还不如在家里吃之类的。 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