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后,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了,大家才发现猪还是圈养起来最好!和牛羊一样要牵出去放风吃草不同,猪对环境的要求最低了!放猪的事才越来越少。 为了生活,公孙弘连又脏又臭,备受歧视的猪倌都做过,还在乎一点儿自尊心?要知道此时的养猪常常和厕所有关!猪除了放出去,平常就关在厕所里,吃的是什么就不用说明了! 很多人不理解明代以前为什么猪是劣质,有钱人都不愿意吃,还当是古人矫情(明明猪猪那么好吃!)。其实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按照此时的养猪环境,猪非常脏,质也很差! 医书里说猪有毒,虽然有一部分是医家的臆测,但有一部分其实是说中了的! 养猪真的是底层职业中的底层职业了! 公孙弘这段经历倒是有点儿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智’的意思了。 若是一般人,就此庸庸碌碌生活,那就不值得说了!而公孙弘这个人和别的猪倌不同在于,他始终没有想过会当一辈子猪倌,一直都有思考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终他选择了‘读书’! 从前的他只做过小吏而已,小吏会几个字就行,而且还是相对简单很多的隶书!真要说正经做学问,那是没有的。 也就是说,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而此时首先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学什么!诸子百家,每一家的学问都很好,学哪一家呢? 一般人或许会想哪一家的思想更合自己心意,但公孙弘没有想过,他只是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选项——一个曾经犯过罪,现在正在做猪倌,已经四十多岁的男人,除了一颗百折不挠、不愿放弃的心,还有什么本钱去做别的选择呢? 首先那些‘非主’的学术门派就不用考虑了,纵横家、名家、小说家…甚至墨家,先不说这些学派能不能接受他,就说入了这些学派将来的前途在哪里,这就是个大难题了! 公孙弘考虑的就是几大显学…说实在的,此时他最先想到的是道家和法家。道家黄老派正当政呢!好不好?当然好啦!法家也不错,似乎无论是哪个学派当政,最终也无法完全甩开法家,即使当政的学派和法家有仇——很多具体的事务还真就只能给法家的人去干! 但问题是公孙弘没有门路去投靠道家和法家! 道家就不必说了,黄老派的眼睛都长到头顶上去了!他们一向走上层路线,收的学生也大多有出身有来历。偶尔有个把平民弟子,那只能说明人家真的优秀,而且运气很好。 就公孙弘这种,家里一文不名,早年间自己是个狱吏,现在更是在做猪倌,兼年龄在四十多岁了。道家的门槛都迈不过去! 法家…法家虽然比道家亲民很多,毕竟法家的人大多是实干家,英雄不问出处的习气是很重的!实际上很多法家干吏都是小吏出身。可是,即使是这样的法家,对公孙弘这种学生也是敬谢不的。 踌躇再三,公孙弘选择了儒家。而儒家又以公羊学派比较有实干神,最对公孙弘的口味,所以他开始治《公羊》。 儒家对收学生是最能放开口子的,所以这些年在民间的影响力也是逐步加大的。即使是公孙弘的出身,也没有成为他求学的阻碍! 一开始是一边做猪倌一边自学,后来为了更好的学习,便搬到了临淄——这里可是学术的中心!无论是高水平的老师,还是志同道合的同窗都是极容易找到的。 如今他也治学十多年了,因为刻苦,也因为颇具天赋,在认识的儒生圈子里算是小有名气吧。 不过真的也就是小有名气而已,因为他起步实在是太晚了! 他若是个二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学了十多年有这样的成就,那倒是能让众人侧目,并且对他的未来寄予厚望。但他的年纪…再想想此时的人均寿命,不是人人都能做姜太公的啊! 公孙弘却像是不知道其他人的‘可惜’一样,始终只是照着自己的想法做事。 奔波于生计之余,其他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读书上。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老师,但因为儒生们从来不介意有后辈来请教学习,所以他等于是哪一个儒家名士那里都听过课,请过问。 不过非要说哪一位儒生那里去的最多,那必然是胡毋生了! 不紧不慢地回到家中,公孙弘先是恭恭敬敬地向自己的继母请安——他在圈子里很有名气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里了!如今他父母都已去世,只有一个继母,而他侍奉自己的继母十分孝顺。在这个以孝治国的时代,这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资本! “这两条鱼拿去,一条养在盆中下回食,一条煮成鱼羹。”将手中的鱼和高粱米给子,公孙弘还不忘叮嘱。 正说话时,外面忽然传来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公孙弘微微有些惊讶:“秦兄如何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来者却摇了摇头,他并不是没有眼的人,他和公孙弘之前就认识,所以知道他家生计颇为艰难!他若是留下,少不得得上好菜好饭食!他自己也是普通人家出身,知道这些事的难处,所以能体谅一二。 只是道:“公孙兄不必忙了,老师还在家中等着我呢——我这是奉老师之命,来请公孙兄的!” “老师有一件事要同公孙兄商议,若是公孙兄明有空便去一趟老师那里吧!” 说着又低了声音:“就算是没空,也去一趟,这可是件好事!” 因怕公孙弘留他,急急忙忙地作了个揖,这人立刻就走了! 公孙弘心中有些不明所以,这个‘秦兄’是他在胡毋生那里认识的。读书的天资一般,但为人最为厚道,胡毋生也最喜他淳朴友善!所以在看出他没什么天赋之后也多带在身边——做官不成、读书不行,干脆就做了老师身边管家一样的人,一边照顾老师,一边也负责教导一些刚刚拜入门的师弟。 胡毋生要见自己?公孙弘有些不太明白了。 虽然胡毋生那里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之一,但他和胡毋生之间更像是他认识对方,对方却没有对他表示过特别的态度。他只是对方众多学生中的一个,甚至很有可能在对方心里连学生也算不上呢! 毕竟此时收学生是一件非常正式的事情,拜师礼是绝对不能少的!而且一旦拜师,老师和学生之间彼此就有了责任。老师有一定的义务给学生谋出路,而学生呢,即使是发达了,对待老师也必须像是对待父亲一样! 带着这样的疑惑,第二公孙弘天不亮就出门了,赶到胡毋府的时候时间还很早!而在见到胡毋生之前,首先见到了昨天通知他的‘秦兄’。 秦兄将他拉到一边道:“你随我来!” 老年人往往觉少,胡毋生也是如此。早上很早就起了,养成的习惯是用一碗稻米羹,然后开始读书!这是他的早课,而此时早课还才刚刚结束呢! “老师,公孙君来了!”秦兄在门外道。 胡毋生放下竹简,轻轻咳嗽了几声:“咳咳、进来吧。” 仆人铺好了两块坐席,胡毋生上下打量了公孙弘一会儿,过了一会儿才道:“公孙在临淄多久了?” 公孙弘不知其意,谨慎道:“至今已有十三载。” 胡毋生点了点头:“你的才学已经很不错了,后就是要自己苦读。只是你如今每忙于生计,恐怕没有多少时间读书啊!” 公孙弘这就不说话了,他能说什么呢?胡毋生说的都是现实。但他也不可能因此就丢开生计不管,全心全意去读书。 要恰饭的嘛。 “昨长安来得不夜翁主拜访了老朽,天子和过去的一些老友托我为不夜翁主寻个老师,老朽觉得你可以去试试…就是不知你意下如何。”胡毋生并没有怎么绕圈子。都到了他这个年纪也没必要太过小心!就算是说了什么不合适的,那又如何呢? 一开始公孙弘不明白胡毋生的意思,毕竟这种事情在此前他是想都没想过的。但内心咀嚼了一遍,他就明白了。 他也没有故作姿态,想清楚之后便向胡毋生行了一个大礼:“此事全凭先生做主!” 别的人或许还要考虑一下,但到了公孙弘这里实在没有考虑的必要。 不夜翁主他当然不了解,但也知道有这么个人,是当今天子的外甥女,极其宠! 现在这位翁主正需要一位老师…有些自矜身份的学者可能觉得接下这份工作有些掉格,但对于公孙弘来说,当过狱吏,当过猪倌,至今还是小吏的他,还有什么格调呢? 还是眼睛看得到的好处最为重要! 成为这位不夜翁主的老师,别的不说,生活肯定会变得非常宽裕。同时,只教导这么一个学生,空闲时间也多了,正好可以好好读书! 甚至他心里还有一个想法没法和人说——这位不夜翁主一向为天子所重,若真成为了其老师,他的名字说不定也会为天子所知。 公孙弘虽然一心想要改变命运、出人头地、做出一番事业,但真的怎么迈出那关键的一步,他其实是没有太好的想法的。这不仅仅需要他自己努力,也需要极大的机遇! 而现在,这个机遇就摆在他面前了,他当然不会放开! 胡毋生枯树皮一样的脸并没有什么神变化,之所以会选公孙弘,也是因为合适的人里面只有他肯定不会拒绝! 胡毋生虽然年岁很大了,但神头很好,脑子一直都是清楚的。对于这个常常来自己这里请教学问的儒生,他早就看的透透的了! 此人虽然治儒学,但很难说得上是儒学的信徒。对于此人来说,儒学也只是他实现抱负的工具之一而已。 换做某些儒生,或许会因为公孙弘的态度而气愤!但胡毋生是什么人呢?他如今已经是个今鞋,明不知能不能再穿的老人家,经历过多少事多少人?这个世界上他没有见识过的东西已经很少很少了! 这个世界上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狂热信徒,这些人看上去能为了自己的学术去死!但更多的人只是看起来算个信徒,实际上是当初巧合学了某个学派的知识而已。真正来说,他们并不忠诚。 如果每一个人都要追究其真心如何,学术界恐怕都要套! 所以胡毋生开始‘求迹不求心’,只要行为上完全符合,那么内心就不需要去多想了!话说回来,真的装了一辈子,那又和真的有什么两样呢? 到了胡毋生这个年纪,早就学会了不去纠结,转而更加豁达地看待这些问题。 他觉得公孙弘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只是锥藏袋中,无人得知而已!如今就是一个好机会——那位翁主想要找一个有才干、有耐心的老师,公孙弘恰好合适!并且可能由此获得自己想要的机遇。 各得其所。 于是等到陈嫣下午再次上门的时候就见到了公孙弘,由胡毋生亲自介绍。 “这位是菑川公孙季,和老朽一般也是治《公羊》的。且早些年通读过杂学,才干出众,翁主可愿拜其为老师?” 陈嫣过去从没听说过‘公孙季’这么个人,但并不妨碍她相信胡毋生的眼光和信誉。所以没有什么犹豫的,立刻道:“有公孙先生这样的大学问家做老师,嫣自然喜之不胜!” 公孙弘有什么名声?最多就是在菑川地方和临淄儒生圈子里有那么一点儿名气而已。对于这位久居长安的贵女来说,应该是一个听都没听过的名字才对! 也就是这个时候,公孙弘意识到,自己这个女学生可能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没有贵族子弟常有的傲气、不知天高地厚,甚至比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明白事理的更早!即使对着一个一文不名的老师,也没有想到生气,而是客客气气地将话圆了回来。 公孙弘不知道的是,胡毋生正是了解了陈嫣的格才会推荐他! 公孙弘有才干,吃亏就吃亏在出身太差,如今也没有搏出大名声!天家贵胄找老师,推荐公孙弘去,他的才干是足够了,可本没听过他名字的贵人该怎么想?会不会觉得胡毋生在敷衍了事——若是只是被这样认为,那倒是没什么,胡毋生早就不在乎一两个人的看法了。 关键是就怕因为这件事场面闹的难堪起来! 就比如说刚才的陈嫣和公孙弘…要是陈嫣一个不意,拂袖而去,或者说两句不不的话,公孙弘该如何?就算公孙弘是一个讲究务实的人,面子上面一向不是太过在意,可也难以接受这种程度的羞辱吧! 真要是发展到那一步,居中介绍此事的胡毋生也会不好意思。 如今这件事既然已经定下了,那么就是安排拜师的事情了…陈嫣也不能在临淄停留多久,所以就约定明上门送上拜师礼。而具体的大礼,就在胡毋生府上完成。 另外,陈嫣的老师并不像普通老师。一般的师生,都是学生跟着老师跑,在她这里就要反过来,陈嫣在哪里公孙弘就要跟到哪里。 “公孙先生及家人可随之一同前往不夜县——不夜县临海,即使是夏也相当舒适!正适合老人定居于此!”此时还没有拜师,所以陈嫣也就没有改口为‘老师’。 在简单的谈之后陈嫣已经了解了这位老师的家庭情况…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情况相当不容乐观。其中最受这位公孙先生看重的是母亲,年纪很大了,他得亲自侍奉。 另外,还有家庭教师的待遇问题,他们没有明说,但陈嫣也都是心中有数了——西汉时期,人们一边将金钱看成是万能通行证,将贫穷看成是一件可的事情。可对于学者来说,将金钱随便挂在嘴边,还是有些不妥当的。 所以待遇什么的,只能是陈嫣和公孙弘的默契,而不能真的拿到台面上说。 首先,陈嫣自然会负责老师家里一家老小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另外,直接给钱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借着节、生辰之类的子送上厚礼…嗯嗯,比如说这一次正好借着拜师礼就能送上一笔‘安家费’了。 事情到此时为止都是宾主尽的,陈嫣虽不知道公孙季的水平,但有胡毋生这位大佬背书,也不用担心。而公孙弘呢,本来已经做好最差的打算,想着这位不夜翁主是个刁蛮贵女了,结果却相反,比他想过的最好的情况还要好。 对方并没有对他这个一文不名的老师有任何不尊敬的地方,虽说需要他这个当老师的跟着学生跑,但她说的很客气,都是说不夜县适宜定居,邀请他带着家中老母亲前去。 公孙弘可以说是面子里子都有了。 正在此时,‘秦兄’从外面走来,在胡毋生耳边低声道:“老师,许师弟带了上次说的洛桑家的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第64章 击鼓(1) “这回家中小子之事便拜托先生了!”穿着低调的中年男子看面相是极其面善的,但于看人就应该能看出这是一个很明的人, 只不过眼睛里的光向来是藏着的, 对外则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此人的身份说出来也是很了不得了!洛桑家——洛最有钱的大商人是谁家, 这谁也说不清啊!哪怕是后世,有这样那样的富豪排行榜,大家也就是随便看看随便信信!有钱人到底多有钱, 向来是不为人所知的! 但提到洛桑家, 排洛最有钱的大商人前三名,一定不会漏掉! 这可真是个牛坏了的大家族!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此时的桑家家主和任何一个给孩子跑好学校的家长都没有什么两样。对着眼前的青衣文士可以说是小心翼翼…即使这个文士的身家连他家的九牛一都没有。 青衣文士早就受了桑家家主长子的好处,事情也是先前就说好的, 此时自然不会推。说起来他们这种文士虽然往往看不太起政治地位低的商人,但那是对小商人,真的遇上桑家这种巨贾, 除非是特别‘不合时宜’的,那也多是客客气气。 是的, 这些商人除了有钱, 其他的都乏善可陈, 但有钱还不够吗?汉朝可是有着赀官制度的!花钱买官合理合法。实在搞不到地方推荐(此时的地方推荐制度门槛太高了, 对于大部分的读书人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有些读书人就会打赀官的主意。若是此时有一个好的大商人,这笔钱可就轻松多了! 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