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一脸喜气洋洋的,“确实还不错,这不,今天就是过来报喜的。” 林书记也笑了笑,“干的很不错,比我预想的还要好。我看也快过不了多久就能成为百人厂子了,到时候我让县委县政府都去热闹热闹。” 高厂长也是夸奖道,“苏厂长可真是了不起啊。之前在烧砖厂那边就干的红红火火的,现在搞家具也能搞起来了。”他可没忘记当初被苏曼给摆了一道的事儿,现在多了二厂这个拖油瓶呢。 苏曼装作没听出来,谦虚道,“都是多亏了大伙儿支持。不单单我一个人的功劳。” 林书记打着圆场,“好了,谈正事了。小苏啊,今天烧砖厂这边的两位同志过来,是谈我们南平县水路的问题。” “我们南平县还有水路?” 之前她还真没想到有水路这一茬呢。她倒是知道湖江省是沿江的。但是南平县却没看过江。 “没水路,但是我们沿江。”林书记指了指地图。苏曼就 脸兴趣的凑了过去。 随着林书记的手指,她就看到了南平县的那条江了。但是没在南平县城。苏曼顿时 脸遗憾。这要是挪一挪就好了。 不过她仔细看了看之后,发现好像也没多远。完全可以修路啊。只要修了路,开个车子到江边,再走水路运输,也是可以的。 “林书记,咱可以修路,把这条路给打通啊。”苏曼兴奋道。 崔向北闻言看向了她,眼里带着笑意。心里砰砰跳,他和小苏厂长想一块儿去了。这算啥? 林书记道,“小崔也是这么提议的。说让咱们修路修码头。他还做了个大概的预算和收益呢表呢。” 他说着,将资料给苏曼看。 苏曼大概的瞅了瞅,崔向北分析的还 多的。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了。 她看向崔向北,“崔总可真是提了个好建议。要是这条路打通了,以后咱南平县可真要红红火火了。” 崔向北轻咳一声,“都是为人民服务。” 苏曼:“……” 高厂长道,“苏厂长,现在你和小崔都觉得该修路,该做码头。咱也都觉得好。可是林书记也说了,县里没钱。苏厂长一向有主意,这次有啥好意见啊?” 崔向北道,“高厂长,这是我们提出来的,苏厂长刚来,情况还了解的不够清楚呢。” 高厂长顿时噎住了。忘了这两个当初还在一起搭档的呢。 苏曼心道这老同志也特记仇了。好歹当初也是双赢的局面,用得着这么针对人吗。比埋汰人,谁比谁差啊。她脸上笑道,“我倒是暂时想了个办法,就担心高厂长这边不同意。” 高厂长道,“只要办法好,我就同意。” 林书记也 兴趣道,“小苏啊,你先说说。” “这路和码头建立起来之后,得利的都是哪些单位啊?当然首先就是烧砖厂了。他们运输成本高,不适宜往外面运输。要是建立起来了,加上崔总的技术指导。以后这发展可是无可限量。” 高厂长一脸自豪。 苏曼笑道,“所以啊,这修路和修码头的钱。我觉得还是找各个单位支援一下。总不能光想着好处,一点贡献都不出吧。除非保证不用码头。反正我们家具厂肯定会出的。我愿意拿出我们家具厂所有的 动资金。” 听到苏曼这话,高厂长差点 出一口血来。 话说的真漂亮,你们家具厂才开多久,能有多少钱啊! 第131章 苏曼提出的这法子让高厂长怄得慌, 可是林书记却觉得还算是个法子。还 认真的问苏曼, “其他单位不一定愿意。县里也不能强迫他们。” 高厂长见林书记还真准备用这一招, 顿时有些后悔来这里了。 他觉得真的让林书记这么干了,以后他可要在县里待不下去了。那些兄弟单位都要找他算账了。 关键是这法子还不是他想出来的, 明明是这个苏曼想的。 他还要跟着一起背黑锅。后悔啊,真的太后悔了。“小苏啊,这件事情确实不能冲动, 哪怕我没意见,可其他兄弟单位呢?大家都要养着那么多工人,过年过节都要发福利的。要是没钱发不出福利, 那就寒了工人的心了。” 苏曼道,“高厂长, 所谓团结就是力量, 在咱们南平县需要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搞好南平县的建设工作。至于担心大家不乐意, 我觉得可以先征求大家的意见吧。愿意出资的, 以后可以拥有五年免费使用码头的权利。不乐意出资的,以后使用码头就要 费。这些费用就还给各个厂里。看看多少人愿意用码头, 并且愿意出资的。这不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吗?这就和买东西一样, 花了钱就能拿回家用, 不花钱,那就是商场里面的东西,咱不能白用。” 崔向北立马道, “我觉得很有道理。” 高厂长看了他一眼,心道你估摸着就不会觉得这苏厂长说话没道理。不过他倒是认真思考了苏曼的这个建议,觉得苏曼后面说的倒是还有些可行。五年免费试用,给出去的钱也能还回来。倒是也不亏。而且他们烧砖厂确实需要这条线路。这条路要是走通了,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 林书记 了口烟,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苏曼说的方案。 如果南平县城有钱,这个码头南平县就能自己建设了。到时候码头也不是给单位白用的。毕竟公家也不能真的白出钱出资搞建设,让你们用啊。现在南平县拿不出来,就只能请其他单位出钱。按照苏曼说的,这出了钱的单位可以五年免费使用,这给单位节省一笔钱。而且后期码头赚的钱也能陆陆续续的还给这些单位。虽然还钱的时间慢了点儿,可终归是要还给他们的。 要是按照这个条件,这些单位倒是还赚了。 而县委这边一分钱不用拿出来,码头修好了,路也修好了。县里也能发展起来了。 把这里面的关键事情想清楚之后,林书记总算是松了口气, 出了笑容。 “都说年轻人是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这话果然没错。小苏和小崔可为我们南平县建设出了力了。小崔找到了运输路线,小苏解决资金问题。你们都是我们那南平县的好同志,优秀青年。” 苏曼厚着脸皮道,“林书记,你啥时候给咱也发个奖状,我拿出去吹牛。也让人看看。” 林书记笑了起来,“好,等这事情落实了,我就给你们发奖状。” 修路和修码头的方案暂时是定下来了,具体的实施,林书记还要和高县长商量,还要开个县委大会。这都是后面要忙的事儿了。 高厂长和崔向北也不耽误苏曼汇报工作了,起身出门。 崔向北回头看了苏曼一眼,看到苏曼也在目送他们出门。两人清亮的眼神对上了,都诧异了一下。苏曼还对着他微笑了一下,竖起一个大拇指。 崔向北脸上一热,心里又不自主的想要笑。 小苏厂长永远都是这样积极向上。自己可要更加努力了。 等他们走了,苏曼就和林书记汇报厂里的具体情况。 林书记也就是听说了一些,还不清楚厂里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听苏曼说厂里的家具在省里的销售情况,苏曼还在省里那边搞了仓库囤货,保证及时供货。但是生产量依然更不上需求,心里又惊又喜。 这真的比他之前预料的要好太多了。 按照苏曼的说法,他们厂里这销售量都快赶上省城家具厂在省城的销售量了。而且他们还有个优势,省城的家具主要是供应全国各地的,而他们的家具则是主要对省内。这就让他们在省内的数量上超过省城家具厂了。 苏曼又和林书记说了自己进一步的想法。“我们家具现在在省城也慢慢的有了一些名气。我准备等工人招齐了,省城这边充足供应之后,再在咱们附近的县城也铺货。有了省城那边的名气,咱们家具在那些县城里面就不愁卖了。” 林书记 意道,“你这都已经想好下一步的发展了。我也没什么意见。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做出成绩来就好。” 苏曼高兴道,“我就是因为有林书记您给我的信任,才敢这么拼。我不能辜负您的期望。” 谈完厂子的事儿,苏曼走的时候,还关心了一下这修路修码头的事儿,有多大的把握能成。 林书记道,“还得看情况。你也别担心。你们厂子在省内的销量就够了。百人厂子也养得起的。” 苏曼点了点头,心道哪里够啊。一个百人厂子她现在还真的看不起。要是修码头这事儿之前,她憋着也就憋着了。 可现在有了修码头的事儿,她脑子里就转了出来很多销售方案了。 比如说捆绑销售啊。今天看到砖厂的人,再出了这个码头的事儿,她很快就想到。以后烧砖厂的砖块卖到外地去,肯定都是用来修建一些单位用房的。甭管是办公楼还是宿舍,那都缺少不了家具啊。 到时候她完全可以和烧砖厂合作嘛,用烧砖厂的砖块,她这边就便宜卖家具,想想到时候多少成套成套的订单啊…… 这码头必须得修。 修码头的事儿一时半会儿肯定动不了工的。涉及的人和事儿都多,苏曼也不好催促。只能等林书记先和县里其他领导协调好了再说。 她这边决定还是赶紧把工人给招好了再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按照现在这个产量,就算码头修好了,她也用不上。 她回了厂里,就去询问招工准备情况。 这次招工,苏曼并没有准备掺和进去。全都是 给工人来做的。 作为一个厂长,她并不适合亲自参与招工这种事儿。这样会给厂里留下不好的规矩,觉得厂长招工一言堂。哪天她离开了,换个有私心的上来了,还不得发展成家族企业啊。她只需要负责监督就好了。有她这个厂长在上面看着,就不担心下面搞小动作了。 有了第一次招工经验,这一次招工也很顺利。 很多人都是上次来参加过考核的同志。 陈明华考核了这些人的技术,吴小会则带着文员考核他们的文化成绩。 一个星期的功夫,工人名单就出来了。将名单公示出去之后,县城里又热闹了一整天。 新来的工人们到位之后,那些老师傅们也都被提拔起来了,提拔了几个组长。有了领导的带领,工人们很快就上手了。 而办公室这边的文员多了之后,基本上的文件工作苏曼都不用管了。 苏曼还招了一个助理,叫丁玲,是中专毕业生。长的老老实实,人 踏踏实实的。苏曼看着 顺眼,终于好不好,还要等用上一阵子才能知道。 厂里食堂这边也开火了,工人们可以在食堂开始吃饭了。之前只有二十多号人,现在每次去食堂里面都是四五十人,热热闹闹的。 看着这些变化,不止苏曼觉得心情好,连工人们也大受鼓舞,觉得厂子发展真的是有目共睹的。让人觉得有奔头。 苏曼打了打算盘一算,觉得目前这产量是渐渐跟上来了,可以开始在附近其他县里铺货了。 她还在琢磨这事儿,李秘书就给她打电话了,让她过去开大会。 会议的内容就是关于南平县修建码头的决议。 苏曼一听消息,顿时乐了。林书记这是把县里搞定了?她可知道,高县长和林书记有些矛盾呢,还以为要闹一闹,结果这么快就开大会了。她赶紧让会计这边统计账面上有多少钱。甭管咋样也要意思意思。 县里这边,林书记正和高县长商量着下午开大会儿的事情。 林书记对于高县长的态度很 意。 之前他还担心要和高县长这边争论的。结果他将利弊说明白之后,高县长竟然一口答应了。 林书记就觉得,自己之前真的误会这高县长了。不管怎么样,高县长在对南平县的 情上面,那是真诚的。是真心实意的为南平县考虑的。 他亲切的称呼高县长为老高,“老高啊,这次有你这么支持,我心里特别踏实。” 高县长不以为意,他又不是为了林书记,他是为了整个南平县。 “我当然知道修路修码头是为了南平县的发展考虑。只要是对南平县有帮助的事情,我都不会反对,反而会支持。林书记,我不是糊涂人。” 这话说的特别真心,林书记心里觉得熨烫极了。就提议道,“老高啊,我们各自对下面厂子都很 悉,也有一些认识的人,你看我们到时候是不是先私下里做好工作,再开大会?” 他这也是替高县长考虑。他也知道高县长和一些厂子领导 悉,到时候大会上面这些厂子要是不支持工作,不给高县长面子,高县长到时候会 难看的。 高县长道,“应该没问题的。我认识的都是一些老牌厂子。他们账面上应该都有资金。” 话是这么说,下午等厂子领导来了之后,两人都叫了自己 悉的厂领导去办公室开会。做思想工作。 林书记这边主要是和服装厂,烧砖厂,食品厂、还有苏曼这边的家具厂关系好。 至于棉麻厂还有香烟厂则是和高县长那边关系好。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