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返乡的盘 怎么办?总不能让灾民们在回程的路上饿死。 第三就是留在北方没有逃难的百姓,等开 才能播种,还得等粮食成 ,这期间,大概能挖点野菜果腹,却不是长久之计。 要百姓种田出力,总不能不给人家吃 吧? 综合算下来,还需要不少的赈灾款。 “陛下也在 心这个问题,这两年发下去的赈灾粮已经不少了,但却像是个无底 。” 其中的蹊跷,大家心里都有数,赈灾粮发下去,层层剥削,经手的官员没几个是清白的,落在灾民那边的就所剩无几了。 赈灾粮被贪污是大罪,可依旧有人敢做,一来是他们有保护伞,二来,实在是粮食发下去,可 作空间太大了。 粮食被雨淋了,路上翻车了,被山贼抢了,往粮食里头加点泥沙来置换,或者以次充好。 到时候谁能查得清楚? 一两斤粮食不值钱,但大批量的粮食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祁秋年若有所思。 【要防止赈灾银被贪污,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确实不太好办,如果只是防止赈灾粮被贪污的话,倒是有一个笨办法。】 晏云澈抬眼,“侯爷有什么想法?” “嗯?”祁秋年头一次生出了一种微妙的 觉,却说不上来。 晏云澈,“你平时的奇思妙想多,你从前生活的地方,有类似的处理方式吗?” 祁秋年这回点了头,“是有个笨办法,往赈灾粮里加麦麸米糠。” 晏云澈瞬间犹如醍醐灌顶。 米粮里加了麦麸米糠,就是口 不太好而已,灾民们饿到连草 树皮都吃过了,还在意麦麸米糠吗? 而且,那些穷苦人家的百姓,本就舍不得浪费,通常都是把米糠碾磨细碎,混着粮食一起吃的。 不至于在灾难当前还计较国家发的赈灾粮里有米糠。 至于如何防止赈灾粮被贪污,这就简单了,市面上的主粮,基本上就是大米麦子这一类的,要么是 壳卖的,要么完全是没 壳的。 穷苦老百姓确实会自己把米粮和米糠混合在一起吃,但市面上却没有粮商会这样混着卖。 而米糠麦麸都细碎,想要完全从米粮里挑出来,那几乎也不可能。 此后,如果有哪家粮商买的粮食里面混了米糠麦麸,那基本上就是赈灾粮无疑了,在往上查就容易了。 晏云澈再次 慨,“小侯爷的思维果然奇妙。” 简单一句话,就解决了千年难题。 祁秋年有几分得意,“也不敢居功,都是从前的见闻罢了。” 这促狭的小模样。 两人就着细节又讨论了一阵,结果没一会儿战止戈也来了。 走路风风火火地,进门都带着雪花。 “硝石制冰的事情传开了,听说三皇子气得把书房都给砸了,有幕僚去劝,还被赶出来了。” 祁秋年笑得特别大声,实在太畅快了。 “这鬼天气,热的时候又热得不行,冷的时候又让人遭不住。” “快来坐,喝杯热茶暖和一下。”祁秋年招呼他。 战止戈看着围炉煮茶的两人,闲适安逸,他轻啧了一声,“还是你这侯爷府舒服,改明儿我也把国公府修上地龙。” 祁秋年笑他,“不是说武将都不怕冷吗?” 战止戈捶他一拳,“不怕冷,也不能忽视天真的冷。” 说着,他还叹息,“也不知道西北战家军的将士们今年怎么过。” 棉衣还得等一阵,到过年才能发下去,将士们去年的旧棉衣 本不顶用。 “军营里没火炕吗?” “火炕?”战止戈眼中带着 茫。 祁秋年都傻了,“你们连地龙都能做了,不知道火炕是什么?” 战止戈无奈,“我知道火炕,但造价太高,军营里人也多,军费不足。” 祁秋年 口而出,“那咱就自给自足呀。” 第25章 噶蛋【倒v开始】 自给自足,说得容易。 战止戈又叹息,“就算要自己修建火炕,那也得要有材料才行。” 人力不花钱,修建火炕的砖块得要花钱买吧? 每年的军费就那么多,要是出了什么岔子,都是他们战家自掏 包补贴, 本没有余钱去修建火炕。 说个实在的,战家虽然是国公,爵位都做到头了,但实际府上的收入并不算富裕,比起很多京中权贵都不如。 祁秋年还他一拳,“那咱们就自己烧砖呗,那么多将士,也不是整天都在训练,总能 出时间。” 战止戈的目光锁定祁秋年,“所以你会烧砖?” “会啊。”祁秋年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这个时代的工艺难以发展起来,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多数掌握一门技术的人才,都把技术捂得严严实实的。 哪怕是教徒弟,都要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最终导致技术难以传承,更难传播。 烧砖也是一门技术,大多都是家传技术。 而这个时代烧的砖还是难度更高一些的青砖,而不是红砖。 青砖确实更坚实牢固,但红砖也不差,后世建房,哪怕是高楼大厦,也多用红砖,现在烧红砖砌火炕,完全绰绰有余。 祁秋年拿来笔纸,“我给你写一个红砖的烧制方式,怎么挖砖窑都给你写上,都是简化过后的, 作起来不难。”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