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六过后,才算彻底安顿下来。 内宅之事,皆属小事。短短几,谢明曦便已将内宅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本无需盛鸿心。 盛鸿身为藩王,真正要烦心的是如何接手治理蜀地三郡。 接手藩地,倒是没什么阻碍。藩王坐镇藩地,除了每年定期向朝廷纳一些税赋之外,治理之权本就在藩王手中。 不过,说是一回事,做起来是另一回事。 便如天子坐上龙椅之后,想真正掌控朝堂,也要耗数年之功。 同理,藩王要掌控藩地,也绝不是一件易事。所以,盛鸿才特意带了一些心腹亲信前来。眼下第一件事,就是先将身边众人先安排好官职。 陆迟赵奇两人,一个是新科状元,一个是新科榜眼,俱出身阁老府。在来蜀地之前,吏部已开了任令书。 陆迟任蜀郡下辖的南安知县,赵奇去了贵平县做知县。虽然只是七品官职,却是一县之首。 萧宇凡略显一筹,去晋宁县做了县丞。 另外几个新科进士,也一一安排至各县任职。 叶景知是蜀王长史,负责打理蜀王府庶务。 谢元舟和梅氏兄弟两人,论功名拿出去都不够做官的,便留在蜀王府里听候差遣。 萧宇凡等人都领着儿去赴任,赵奇孑然一人,走得更是麻溜。到了陆迟这儿,却出了点小问题。 林微微想留在蜀王府长住。 陆迟惦记儿,不愿林微微留下。 成亲后恩甜从未怄过气的小夫,生平第一次有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微微,我去南安赴任,你总该随我一同前去。”陆迟努力说服林微微:“还有佑哥儿,我们一家三口,还是在一起才好。” 林微微不乐意:“南安又不远,你每隔半个月来看我们母子一回便是。” 陆迟出一脸受伤之:“微微,在你心里,我和蜀王妃到底谁更重要?” 林微微犹豫着看了陆迟一眼。 陆迟:“……” 第720章 好友 陆迟俊秀温润的俊脸隐隐有些扭曲。 林微微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腻到陆迟身边,一脸慧黠娇俏:“我故意捉你而已,你该不是当真了吧!” 陆迟心已软了一半,脸孔却依旧绷得紧紧的:“那你说,到底随不随我去赴任?” 林微微主动伸手揽住陆迟,轻声道:“陆大哥,我当然想和你朝夕相伴。只是,你初到蜀地,对南安县的情形一无所知。此去赴任,定然十分忙碌。” “我身子纤弱,佑哥儿更需心照顾。你忙于公务时,还得分心照顾我们母子,我实在于心不忍。” “所以,我想着先在蜀王府住下。这里有谢妹妹在,我们母子无需你忧心。你心无旁骛,也能一心做事。” 说完这些,林微微又有些愧疚歉然:“女子出嫁后,应该照料夫婿的衣食起居。到了我这儿,却是你一直在照顾我。陆大哥,我真对不住你。” 她自小体弱,娇惯成。嫁给陆迟之后,也未像什么“贤”,倒要陆迟处处心照顾。 “傻微微,”陆迟心头滚烫,俯头在她额上亲了亲:“能娶到你,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福气。若说对不住,也是我对不住你。若不是我心盲眼瞎,轻信他人,你也不会受这么多的委屈,还差点难产送命。” 这是陆迟心底最深的心结。 一未报血仇,一不能心安。 林微微泪盈于睫,声音微微哽咽:“陆大哥,能嫁给你,才是我此生最幸运之事。” 夫两人怄气一回,没到半便和好如初。 陆迟亲自去见谢明曦,郑重地躬身行礼:“我将微微和佑哥儿就托付给王妃了。” 谢明曦不肯受这一礼,侧身避开:“陆迟,你这么说,未免太过见外了。我和林姐姐自少时相识,相莫逆。她肯留在王府陪我,我高兴还来不及。” “撇开这一层。你不远千里追随殿下来蜀地,我这个蜀王妃为你安顿家眷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你只管安心去南安赴任。我定会好好照料林姐姐和佑哥儿。” “待过上一两年,你将任上的事情都料理妥当,佑哥儿也大些了,再让林姐姐带着佑哥儿去南安也不迟。” 陆迟也是如此打算,闻言一颗心彻底落回原位。 …… 众人纷纷赴任,蜀王府却未因此冷清。 盛鸿这个蜀王坐镇蜀郡,蜀郡的官员们自要把握住机会献殷勤。投名帖的如过江之卿。 至于富商和当地乡绅之,想巴结讨好也没资格登门,便退而求其次,改而拜见蜀王长史或谢元舟梅氏兄弟。 谢明曦身为蜀王妃,倒是清闲不少。官宦女眷前来拜见,想见就见,不见就直接打发走…… 在蜀地这一片地上,他们夫最大。京城远在千里之外,帝后也好,太后也罢,都离得太远。最多不过是在他们身边安些眼线罢了。 也怪不得历朝天子都不待见藩王。这和生生圈走一块土地也没什么区别。 忙碌充实,心情舒畅,这样的生活自然令人身心愉悦。 短短一个月,谢明曦已全然恢复,气红润,目神采,犹胜昔三分。 略显清瘦的顾山长,也略略丰润了一圈,笑着说道:“初来蜀地,带着辣味的吃食委实不惯。这才一个月,竟也渐渐觉得别有风味了。” 每饭食皆是叶秋娘亲自下厨,口味清淡。不过,府中设过几回宴席,便是由蜀地的厨子们掌勺。 顾山长吃了几回宴席后,竟也慢慢适应了蜀地风味。 谢明曦抿笑道:“我也勉强能吃上一些了。说不定,住上几年,我们也变得无辣不了呢!” 顾山长哑然失笑:“由此可见,人的适应力最是可怕。” 一旁的林微微,笑着嘴道:“对了,山长的女子书院打算何时开设?” 选址建书院,要耗费一两年之功。有富商将自家的别院敬献出来,留作书院之用。顾山长亲自去看了一回,对环境颇为意,便决定先招学生,将书院开起来。 另建书院及安养院之类的事,倒不必急在一时,待选好合适的地点慢慢建也不迟。 顾山长笑道:“几位夫子也觉太过清闲,前几便和我商榷过了。先写几分招收学生的告示,看报名的学生有多少。” 考试肯定是要的。 不过,蜀地不比京城。女子读书尚未成风气,偌大的蜀郡,竟只有一座女子书院,且只收官宦千金。 顾山长思来想去,决定先设一所平民女子书院,多招收一些学生。只设三年课程,课程也设置得浅薄一些。如此一来,招生的标准自然要大大降低。 “入学的学生,需年过八岁。”谢明曦笑着接了话茬:“只要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便可前来报名。至于试卷,也要出得简单一些。能识字,会书写便可。” 这标准还真够低的。 林微微忍不住笑叹:“当年我们为了考莲池书院,不知耗费多少力气。” 可不是么? 谢明曦揶揄地笑道:“尤其是林姐姐,在莲池书院外昏倒了三年。若不是遇到了我,怕是无缘就读莲池书院了。” 思及往事,林微微目中闪过笑意。 就是那一回相遇,令她和谢明曦相识,结为好友。 一转眼,已是数年前的往事了。 林微微有些唏嘘:“时光如水,韶华易逝。此话半分不假。你我相识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转眼已是七年多了。” 短短几句话,也勾起了顾山长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不知俞太后在中过得如何…… 这个念头一闪过脑海,顾山长便自嘲地笑了一笑。 身为一朝太后,权倾六,帝后俱低头诚服。李太皇太后整躺在榻上不言不动,就像木雕一般,再也威胁不到俞太后半分。 俞太后终于如愿以偿,又岂会不好? 自己就别胡心了。 说来也巧。 顾山长心中惦记俞太后一回,不出两,俞太后的信便送到了蜀王府。 第721章 不愿 顾山长和俞太后自幼一起长大,对她的笔迹再悉不过。 此时顾山长坐在明亮的烛火前,目光缓缓掠过信纸上的字迹,心中涌起阵阵唏嘘。 人的年龄阅历不同,提笔落墨时,亦会有细微的不同。 当年的俞莲娘,天资聪颖,自信骄傲,落笔时如龙飞凤舞。后来的俞皇后,隐忍抑,字迹也圆润了许多。 如今的俞太后,无需再隐忍收敛,笔锋锐利,锋芒毕。字里行间透出令人心惊的杀伐果断。 顾山长定定神开始看信。 信上倒没什么特别的内容,既未提起京城变故,也未言及中形势。只如老友谈心一般,说些生活琐事。 诸如“你走之后我心中甚是挂念”“去了蜀地后你只字都无也太过吝啬笔墨了”之类。又随口问起了蜀地的生活。 看完信后,顾山长心情略有好转,扬了扬嘴角,提笔写了回信。 …… 蜀郡至京城,快马加鞭夜行程。 十二后,这封信到了椒房殿。 芷兰小心翼翼地捧着信,走到正殿外。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