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别叫我主子,你现在是赵王,叫我徐夫人。出去吧。” 赵长舒扁扁嘴,“主子,你是不是觉得我 格跳 ,所以不是认真的。” …… “那我就用一生告诉你,我的 比史君的,比徐彦先的都不差。”说罢转身就走。 李意容抬起头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少年早已经变成了男子。可是拖了那么久,才让他离开。 喜从门口进来,拉住李意容的手,表示自己舍不得赵长舒。 喜和赵长舒也早已经相依为命了。 李意容摸摸 喜的头,“该走的全部都走, 喜也是。” 喜摇摇头,表示自己不走。 李意容道,“人本来就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的。一个人…” ,是会随着时间 逝的,天长地久也是没有的。 如果一个人死去,另外一个人不跟着而去,那这段 就会消失,只有一个人去了,另外一个人也跟着去,这段 才会永恒。 从赵长舒为她守灵的那一天起,她就明白了赵长舒的心思,可是她已经愧对了一个人,不能再愧对第二个。 这么真挚的 ,不是她所能承受的。 她要走的,是一条血路啊。 容慧如愿地嫁给了徐彦先,同时赵长舒也搬离了丞相府,住入了自己的王府,还定下了与邓曦的婚事。 娶邓曦是势在必行的。 赵长舒一走,整个相思居就只剩下慧娘、 喜和李意容三人。 本来徐彦先是打算和李意容马上就住一起,但上次容慧那么一闹,也就不好搬进去了。 这一 大早,李意容吩咐 喜拿着琴,准备一起去长安郊外散心。 长安城不比昭安,长安百姓不喜琴,会琴的都是些老学究,他们也没有琴朝人的听书习惯。 长安没有天书阁、曲江会,也没有李木容,最重要的是,没有柳时霜。 她从小就在琴国长大,琴国是她的家乡,离开它,她比谁都不舍。 马车行到长安郊外博望坡前,山坡不高,大约走半个来时辰,从这里可以眺望整个长安城。 她盘腿坐下,让 喜摆好琴,抚琴一曲。 她曾跟着孟晓光学了几天琴,后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机会去。 一来长安,又整 忙事,也没有机会弹琴。 她寄情于琴,越弹越快,她从未想过,自己会这样想念一个地方。 但是,很快,她就会回去,很快。 甫一弹完,天空下起雨来。 李意容对 喜道,“我们回去吧。” 喜扶着李意容小跑下山,马车就在前方。 刚到,却发现马车一个轮子不知何时已经掉入巨大的水坑中,无法前行。 这次出来弹琴,李意容身边就一个 喜。 喜担心李意容受伤寒,示意前方正好有一个宅子,可以去前面避避雨。 正犹豫着,只见一个十几来岁的小童撑着把白绸伞,来到她们面前,“夫人,需要帮忙么?” 喜率先点点头。 小童道,“夫人,车已经坏了,我家主人有车可以送夫人回去。现在雨越来越大,请夫人去宅里避雨。” 李意容知道有古怪,点点头道,“谢谢了。” 向前走了一会儿,就到了小童口里的宅子。宅子不大,从门口一眼就能望见里面的布局摆设。 刚到门口,就听到一阵清越的琴声,比刚才自己弹的要高妙许多。 踏入庭院,古木清幽,处处都可以看出主人的用心。 两边的廊柱上挂着都是当代一 的书画作品,有柳时霜的,秦煜的,徐彦先的,她一幅幅地看,然后就在一个墙壁上看到了自己的作品,上面写的是“镇之以静,导之以安”。 落款是,李意容,时间是简旭三年秋。 这幅的旁边,挂着的是那 她在菊花宴上写的“顺势而为”。 两幅字迹不同,但风格相似,这家主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看来自己的马车也不是无缘无故坏的。 她脸 一沉。 小童道,“夫人,我家公子就在前面。” 李意容狐疑地看向阁中,一个男子正跪坐在一副长画前,边上还摆着一个青铜古鼎,鼎里正烧着檀香,青烟袅袅。男子身姿 拔,长发如墨。 听到她来,男子缓缓转过身子。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万事小心 李意容一看,原来是当 在夏侯府和皇上一起的太子太傅谢曜,如今也不是太子太傅了,天子已经变成了皇上,应该叫帝师。 谢曜这个人,听闻乃长安第一名士,有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当时没细看,现在看来不过三十来岁,面容端正,神态潇洒,的确有一代名士的风范。 不过此人为何引自己到此,刚才他又故意秀出了她的墨宝。 当 自己只顾对付杨安,也就没顾得上此人。 在长安城里,任何人都不能被忽视。因为稍不小心,一个人也许就在壮大,成为你强大的对手。 谢曜道,“徐夫人,要喝什么。” 李意容道,“先生给什么,我喝什么。” “听闻徐夫人 茶?” 她 茶,他如何得知。徐夫人不应该 茶,但琴国首辅大人李意容 茶。 李意容轻笑道,“先生有何指教呢。”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