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猛脸的郁之,也许他也在懊悔当初没有听刘豹的话,才导致了老巢失守的悲剧,说实话,刘猛万万没想到魏军的来势竟然会这么快,刚刚下了兹氏,好歹你也消化一下吧,怎么居然就这样马不停蹄地杀过来了,从兹氏失守到祁县沦陷,这才隔了几天呀? 刘蛟可是焦急万分,大陵是他的命子,丢了大陵他可就什么都不是了,当然刘猛也一样,祁县乃是右部匈奴的本所在,尽管右部匈奴的军队是目前匈奴各部之中最多的,但如果没有了祁县这块据地,刘猛将会是无源之水,无之木,无法再支持下去。 不管祁县和大陵遭遇到了怎样的灾难,当务之急就是先把这两座城池给夺回来,所以刘蛟迫不及待地要求刘猛尽快地撤军,夺回二城。 刘猛当然不可能视无睹,他立刻地召集五部帅议事,商讨撤军的事宜。 但这个议事会开得极不顺心,刘豹高调地予以反对,声称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攻取晋,祁县和大陵已经丢了,说不定城里的匈奴人已经被屠杀一空了,就算夺回二城也于事无补,倒不如集中力量攻城晋再说。 刘豹的腔调无疑和几天前兹氏失守之后刘猛的腔调一般无二,当初刘豹请求各部支援,夺回兹氏,但遭到各部帅的反对,如今才过了几天,刘豹便拿同样的话打脸刘猛,让刘猛是哑巴吃黄连——有苦没法言。 当初兹氏失守之后,其他各部反应漠然,皆不愿放弃进攻晋的机会反攻兹氏,如今祁县和大陵沦陷之后,刘猛却急着要回军,这样的双重标准,确实也让刘豹窝了一肚子的火,难免会冷嘲热讽了。 不过到了最后,各部之前还是达成了妥协,匈奴各部将暂时地撤离晋,待收复祁县、大陵和兹氏之后,击退了魏军的援兵,或将再次地围攻晋。 当然这个妥协也是有原因的,刘猛和刘蛟坚持撤军,大有其他人不同意他们也要单独行动的架式,如果刘猛和刘蛟撤了,只剩下刘豹和刘腾,自然没法再对晋发起攻击了。 何况刘豹也是一个极为能审势度势的人,虽然前一段时间匈奴人闹得实,但连续地被人挖了墙角之后,整个并州的形势已经是悄然地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匈奴各部各自为战的话,很可能会被魏军各个击破。 为了顾全大局,刘豹还是同意了撤军的方案,不过做为补偿,刘猛承诺在收复祁县和大陵之后,便继续向南进军,去收复兹氏。 刘豹对此却提不起兴趣,现在再去收复兹氏,恐怕已经是毫无意义了,就算能夺回来,也不过是残垣断壁的一座空城罢了,除了有些象征意义之外,已经是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了。 不过刘豹还是决定率军随同右部和中部南下,现在的形势让他不得不放下成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各部抱成一团,才有存活的希望。 既然刘豹也同意南下了,北部匈奴的刘腾自然也没有理由来拒绝,更何况,其他三部离开了,留一他这一部在晋,都很有可能遭到魏军的反攻,所以,那怕是心中再不情愿,刘腾也只能是率部随同大军一起走了。 确定了撤退的方案,匈奴军很快就行动了起来,拨营起寨,向南进军。 最先出发的不是刘猛的军队,而是刘蛟的军队,这个时候刘蛟是归心似箭,他的中部匈奴中几乎抛掉了大部分的辎重和营帐,第一个离开了营地,向南出发。 因为匈奴各部一直以来的独立,即使是取得了南下的一致决定,但各部之间,还是独立行事的,刘蛟率先出发,刘猛的军队则是随后出发,而刘豹和刘腾的军队,则落在了后面。 各部的心情,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刘蛟心急如焚,如滚油浇心,刘豹刘腾则是闲庭散步,悠哉优哉。 刘猛也不好催促,那怕行军速度慢,好歹人家也出兵了不是,反正夺回祁县大陵还得指望自己及刘蛟的军队,依靠刘豹刘腾,基本上是没戏。 这也就是匈奴五部长期分裂的结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战,相互掣肘,才导致了如今匈奴被各个击破的情况,刘猛一心想着统一五部,坐上单于之位,但是晋拿不下来,之前的约定就无法生效,刘猛干着急也没办法。 看来夺回祁县之后,得加紧拿下单于之位才行,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自己晋位为单于,才能拥有对匈奴各部的统治权,才不会出现象现在这个各自为政的局面。 刘猛暗暗地盘算着如何来实现自己的单于之梦,但是行军的速度,却没有停下来,很快他就接到了斥侯的禀报。 据斥侯的探报,魏军目前已经离开了祁县和大陵,向北推进到了东观一带,在那儿构筑起了防线。 刘蛟率领的中部匈奴军,行军速度最快,此刻已经进军到了东观的外围,和魏军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 东观? 刘猛暗暗地思忖起来,对于东观,没有人比他更为地悉了,要知道东观就在祁县的境内,也属于右部匈奴的栖息地。东观地势平坦,并没有险要可守,刘猛搞不清楚魏军为何会将这里选做战场。 如果换做是他,那么大概率就是要守祁县的,好歹祁县有城墙,可以阻挡一下匈奴骑兵的攻击,而东观一马平川,匈奴骑兵完全可以一路横扫碾。 据事先探知的结果,这支魏军的援兵不过才一万人,就算他一路打仗没有什么減员,到了东观,撑死最多也就一万人,还是兵骑混杂的一万人,刘猛还真不知道对方有什么底气,敢和六七万人的匈奴骑兵正面锋。 难不成,这个魏国的平北将军曹亮连夺了匈奴四座城池这后变得膨了,不知道天高地厚了?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