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沉着应战,这位年过古稀的老者缺乏的是体力和力,不缺的是经验,他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大战,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所以那怕是匈奴人势如疯虎一般的进攻,在他的眼里都算不上什么, 田豫很是沉稳的调度着军队,那段城墙需要重兵押上,那段城墙需要投放火油,那段城墙需要多加弓弩,那段城墙需要投掷木石,田豫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整个城防就如同是一部运转密的机器,在田豫的指挥调度之下,充分地发挥着作用,让匈奴人强悍的进攻无功而返。 长年的戎马生涯,让这位老将面对任何的困难之时都是那样的从容镇定,脸上始终是古井无波,似乎更危险的局面都不能让他动容。 匈奴四部进攻晋的兵马加起来,至少也有七万人,而晋城的守军,只不过才一万五千左右,如此悬殊的兵力比较,让晋的很多人都担心晋城能不能守得住,甚至有人建议撤出晋,前往冀州等待朝廷派来的援兵之后再收复并州不迟。 田豫却不为所动,未战先逃绝不是他田豫的风格,身为并州刺史,太原、新兴、西河三郡大部失守,田豫已经是深失职了,如果这个时候再放弃晋,那田豫还不得背上一个逃跑刺史的绰号吗? 这样的辱绝不是田豫可以接受的,他一生戎马功勋无数,又岂能是落个晚节不保,所以晋城田豫绝不能退缩,誓死也要守住。 做为并州的州治,晋城的城墙修筑得还是十分的牢固,防御设施也十分完备,象一般城池之中不常见的投石机、弩、箭塔都一应俱全,晋城的防御能力,在魏国诸城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除了洛长安这一类的国都级别的大城,其他的城池还真比不上。 当初兴建晋城的时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御胡人入侵,做为边重镇,晋城的军事功能要加于民事功能,用繁华富庶来形容他肯定是不恰当的,但用虎关雄城来形容却绝不为过。 仅管如此,晋城中还是有着超过十万的居民,这也让晋城成为并州首屈一指的大城。 匈奴人来犯的消息早已是传遍了晋城的大街小巷,让晋城的百姓是人心惶惶,胡人的凶残暴戾他们是早有耳闻,如果晋城破的话,那么最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危难之时,晋城的老百姓并没有出城逃亡,因为外面传来的消息是并州其他的城池已经全部陷落了,现在唯有晋城还未曾被匈奴人攻破,而如果老百姓出城逃亡的话,方圆几百里之内都是匈奴人的占领范围,出城就等同于送死。 除非能逃到冀州或者是司州,这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近千里的逃亡之路,谁又能保证在路上遇不到匈奴人,所以尽管晋城危在旦夕,却没有一个人主动地出城逃亡。 留在城中的晋百姓并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悲观绝望,而是自发地组织起来,给官兵运送粮食,运送物资,甚至有人把有的房屋给扒了,把梁椽和砖瓦都运到了城头上,来充当守城用的滚木和擂石。 有人笑话这人太疯狂了,把房子扒了,住哪儿?扒房的这位老者霸气地回应道,城都快没了,还要房作甚,城在命才在,城丢命也无,房子不过是身外之物,又有何用? 田豫闻听之后,特意地把这位和自己年纪相若的老者请到了城头上,深揖一礼道:“田某谢过晋的父老乡亲们了,有你们的支持,晋就绝不会失守,万人同心,其利断金,晋城一定能守得住!” 老者拜道:“晋城的安危,就全拜托田刺史了,我等愿尽犬马之力,助田刺史一臂之力。” 田豫环顾四周,都是百姓殷切的目光,他朗声地道:“田某定然不负大家所望,誓死守卫晋城,绝不会让匈奴人踏入城中半步!” 百姓们是声雷动,田豫的话极大的鼓励了他们,让他们充了信心,匈奴人并不可怕,只要所有的汉人团结起来,万人同心,众志成城,就绝对不会让匈奴人得逞的。 许多的青壮自发地加入了守城的队伍之中,田豫将他们编为了乡勇,给他们配发武器,将他们分配到防守薄弱的地段上,来协助官兵守城。 多一个人就会多一份力量,尽管这些青壮丁缺乏训练,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但是在这种城池防御战中,兵员的素质并不是什么太重要的因素,反倒是士气,才会成为决定胜败的关键。 当晋的军民同心协力,将一腔热血洒向城头的时候,就等于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刘猛速战速胜的计划失败了,尽管他开出了极为人的最大悬赏,也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攻势,但在晋军民同仇敌忾顽强坚守的防御下,始终也未能攻破晋的东城门。 这不让刘猛有些气馁,原本以为以晋城一万多点的兵力,本就不能挡得住如此猛烈的进攻。 但结果却是和刘猛想象的完全不同,晋城下匈奴人伤亡累累尸堆如山,但却始终也无法越雷池半步。 刘猛对晋城是志在必得,因为他绝不会容许别人染指单于之位,所以在其他各路人马尚未到齐的情况下,刘猛是抢先出手,意图非常的明显。 但是刘猛如意算盘打得再好,结果却极为的不理想,可谓是偷不成蚀把米,比起其他各部来,刘猛白白地损失了不少的人马。 两天之后,除了刘豹之外,另外两路人马先后赶到,北部匈奴刘腾和中部匈奴刘蛟分别抵达了晋城的城北和城南,连同城东的刘猛,形成了对晋的合围之势。 如果刘豹不是回援兹氏,那么四路大军正好可以形成对晋的四面包围,现在的这个形势,倒是有点围三缺一的意思。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