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得了童生就有参加院试的资格了。童生的优异者,每月可以享受 6 斗米的待遇,但是每个县有名额限制,大部分是拿不到的。 “小书头一次来州城,叫宁磊带你出去转转,我们再回去。” “好的澜哥哥,哥哥,我和宁磊去给老师挑个礼物。” 俩孩子出去买东西,宁澜和李小墨去镖局说定回程的期。 回家之后宁澜才给张九如写了一封信,科举舞弊历朝历代都是大事,府试又是由知州主持,这期间宁澜只能和他保持距离。 宁致文也很欣,这次考试的五名学生中三名都中了,寒门学子不易,他自己是切身体会的。 接下来就是院试了,院试每三年两次,宁致文的意思是叫学生们三年后再考,把基本功打扎实了。童生一考就中,若院试成绩太差,很容易打击自信心。 一场完整的童生试下来,宁澜再节省也花去了二十多两银子,他也理解了溪村为什么几十年才出了一个宁致文。 童生试后面还有院试,院试之后还有乡试,乡试之后还有殿试,光考试花的费用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更不用说求学路上要花的钱了。 第31章 五月的溪村, 又到了最繁忙和热闹的时候,远山郁郁葱葱,近处金黄一片,人们忙着笑着, 脸上尽是丰收的喜悦。 张九如来了信, 信中说州城的栀子花开了,署衙的厨人常做了凉拌栀子花来吃, 很是口。 州城作坊也已经建好了, 9 月份第一批清酱油就可以酿制出来, 并且已找好买家,另外还附了一张百两银票, 说是提前给的分成。 宁澜心中熨帖,他手中的银钱撑不了几个月了,张九如的钱来的正是时候,但有关银钱的事他从没对张九如提过。 农忙时节, 有几个人辞了工。有了钱, 宁澜干脆多招了十来名工人,他叫这些人先紧着河边的十亩地开, 开出来后用沤好的肥料把地养着, 剩下的十亩明年天前整好就可以。 虽然天气炎热,这些人干活都很卖力气。有几个从外村来的, 晌午就拿带来的干饼子就着凉水凑合一顿饭,再随便找个凉处歇晌。 宁澜便每天在家里拌些野菜送过来, 另外煮的薄荷水和绿豆水也从早上不间断的供应着, 防止中暑气。 前两年宁澜在山上发现了一大片蔷薇花, 扦了许多枝回来种着。蔷薇花好养活, 长势快, 很快就爬的墙内墙外都是,现在开了墙粉白的花朵。 小黑在院子桂花树下爬着睡,桂花树是宁澜买的树苗移栽过来的。一只金裳凤蝶飞过来停驻在小黑鼻尖,小九和泡泡儿过去扑,很快又飞走了。 总有美的小娘子路过摘一朵蔷薇花戴到头上,宁澜也不会说什么,任她们挑一朵最好看的。 也不断的有婶子伯娘来问怎么种,宁澜都会把方法讲给她们,把修剪下来的花枝给她们带回去种。 笑笑的小姐妹们也过来玩,宁澜识趣的准备好点心饮品就出去了,留下几个戴着蔷薇花环的小娘子在院子里说说笑笑。 宁澜领着猫猫狗狗胡转着,地间都是干农活儿的,宁二叔一家也在地里,就连宁安都从学堂回来了,几人瞟了一眼宁澜互相都没说什么。 走了一会儿转到了李小墨的药田,李大夫和李小墨也正在地里忙活。 “李大夫,小墨,用帮忙吗?”宁澜喊地那头的两人。 李大夫挥挥手,宁澜也听不清什么,放小黑小九泡泡儿跑着玩,他自己往药田里走。 一大片的药田种着枸杞和黄芪,这两种药都是市场上需求大的,枸杞滋补肝肾、益明目,平时哪怕泡水煮汤都很好。 黄芪补气升、益卫固表,素来有“小人参”之称。《伤寒杂病论》中就记载过一剂黄芪建中汤,是治疗虚寒胃痛的,虽不如十大名方知名度广,但现代也是常用的。 “李大夫,你们忙什么呢,用帮忙吗?”离近了说话就是省力,刚刚那么大声说话风一吹就散了,呼呼啦啦地听不真切。 “拔拔草,有些黄芪苗长势不好,还得补上一些,”李大夫直起身锤锤,“马上完了。” “这些苗看着不像本地的,”宁澜扒拉着翠绿的药苗,薅出几杂草。 “军中改良过的品种,我托人了些来,”李小墨道,他行医的军队有个老军医,看病种药都特别拿手,种出来的药材比野生的还好,李小墨跟着他学了不少的本事。 “行啊你,这你也看的出来,”李大夫夸赞道,“你那田里的怎么样了?” “栗子树马上就能结果了,梨树秋天也能种下一部分。” 栗子花现在已经进入了盛开期,条条淡黄的花穗簇拥在一起,在山风的吹拂下,散发出独特的、淡淡的清香。 板栗林中空地都长了杂草,宁澜原想把草除了种些东西,不过张叔说栗子一进入到结果期会收地中大部分的养分,不适合栽种,不如养些土。 土既能控制虫害,还能吃掉地上的杂草,粪又是最天然的有机肥,能促进树木的生长。 宁澜便买了小崽给张婶喂养,十来只小仔养大后一天能下 10 枚蛋,张婶定期会把收的蛋给宁澜送来。 这些蛋宁澜家也吃不完,一大半都腌成了松花蛋卖了,当然会比鸭蛋腌的卖的便宜一些。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