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
作者: 每天三问吃什么
时间: 2024/08/04
|
上一章
第464节 下一章 ( → )
|
冷汗自脸颊上滴落,启志帝心知老人这是当真怒了,连忙说道:“您莫要如此说,误会、误会,都是误会!” “误会?” 老人脸上的笑容越发和煦,可那并不使人 到亲切,只让人通体胆寒! “羽亲王克扣送往各国的粮食,多达万担。您不会是想告诉我,是因为羽亲王没钱吃饭,出此下策。亦或是利 熏心,想要借此时机,起兵造反吧?” 老人撑着拐杖,在地上敲了敲。 他用的力度并不大,但在此时,无比静谧的大殿之中,却显得尤为清晰。 羽亲王乃是启志帝的胞弟,一母同胞,也是有些本事的人。 当初承平帝让他选皇帝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两人之间选一个。 他选了启志帝。 至于启志帝的胞弟,自然是封了亲王,丢到边疆自己玩去。 虽不能再涉及权力,但也从没给启志帝![](//www.xtjidian.com/ig/tian.png) 过,甚至每年都不远万里的跑到皇都两趟只为觐见——仅仅是在路上耗费的时间,都足足有数月之久! 这样一位亲王,突然克扣了万担粮食。 “我只是老了,不是瞎了。” 老人略略垂眸,他的声音并不高昂,不管说什么,都好似在一个调调上,但说出的话,却总能让人心惊胆颤,“既然皇帝并不知晓此事,那还请您以国法论处。” 国法论处!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内连呼 声都僵住了,何止是针落可闻,恨不得躺尸一片。 谁不知道启志帝与羽亲王关系极好, 本没有间隙可言,他这么说,纯粹就是为了狠狠恶心一下启志帝,偏偏启志帝还没有任何的办法。 妈的,夏朝的国法就是眼前这位,以及荀轲、苍丞相编撰而成的,国法到底什么样子,每一个字的底下都有对方的心血,整个夏朝没人能比他更懂法。 因为他就是夏朝的法家领袖,荀子之徒,商! 两朝重臣,国之栋梁! 自儒家领袖荀子周游列国而去之后,就连苍丞相也仅是在位之时牵制对方一下。 待得苍丞相告老辞官而去,夏朝内部不能说是对方的一言堂吧,只能说唯他马首是瞻。 这不,启志帝暗中下令,极为隐秘,甚至直接拜托自己胞弟的一件事,还特么没有过去三天呢,对方就已经找到了皇 ! 皇帝也只能垂着脑袋听训。 人与人不能比。 这种大贤,已几乎不逊 于荀轲、禽厘胜太多,更是开宗立派级别的经世大才,主打的便是真才实干,徒子徒孙无数,皆在朝廷担任要职。 供着都来不及! 寻常人别说与其争论、吵闹,看一下对方的眼睛都恨不得藏在土里。 除非周游列国的儒家领袖或者墨家巨子回来,否则整个夏朝,他真是想骂谁骂谁,想训斥谁就训斥谁,皇帝也得老老实实在身前听着! 被对方如此相 ,启志帝的脸 也是青一阵、红一阵,却也不敢直接出言反驳。 反驳什么? 反驳儒家领袖荀轲、反驳夏朝丞相苍、反驳法家领袖商定下的律法不合理? 当法家的鹰犬不在了,还是当儒生一个个都是死人? 这话今天说出去,明天外面的吐沫能把皇 都给淹了! 他也不必再奢求什么圣君明主的赞誉了,直接想想怎么不遗臭万年比较合适一些。 唉,做皇帝既怕自己遇不到大才,又怕遇到了惊世大才……这就是所谓的痛并快乐着吧! “此言差矣。” 在启志帝都只能避其锋芒,讷讷不言的时候,启志帝身旁一人却是站了出来,直视商那双犹如宝剑般锐利的双眼,分毫不让的说道:“羽亲王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哦?” 商被顶撞,倒也不怒,只是似笑非笑,犹如看着一个三岁孩童卖 一般的看着说话的那人,“不知兵部尚书、夏朝宗师韦大司马,有何见教啊?” 兵部尚书的别称即是大司马。 他此时念出来,却并不是给人尊敬,更像嘲 。 韦大司马脸 一板,他可是堂堂宗师,面前这位老头在庙堂上虽然风光无限,可武学修为着实一般,连练脏都没到。 也就是对方仗着自己是荀子徒弟的身份,料定他不敢出手,否则怎敢如此对一位宗师说话! 别人怕他,他可不怕。 宗师一生行事,何须看旁人脸 ? 武道宗师,就是这么有底气! 像是这种八十余岁的老头,他吹一口气都可能直接 死,哪里轮得到他来指指点点! “此事如此简单,法家领袖怎么可能会想不到呢?作为荀子的徒弟,您开创的法家却狠辣至极,理应无甚仁心才对,怎到了此事,反而故意装作不知呢?” 韦大司马心知要论起法理乃至律法这种东西,全夏朝的人加在一块儿可能都不是对方的对手,但没关系。 咱可是武夫! 武夫才不管那些东西! 拳头大就是道理。 而如今,夏朝恰巧是最大的那个,远比周围任何国度都要大的多,一起上都不够夏朝打的那种。 何况此前天灾降临,无一国幸免,但夏朝的底子有两位帝王的努力,雄厚无比,虽有所损伤,却 本算不得伤筋动骨。 可别的国度就远没有夏朝那么强盛了。 一次极大规模,波及全国的地动,少说也得十余年修养都不一定能够恢复过来。 这个时候,你特么跟我谈仁义道德? 简直是贻误这天赐良机! 当真是读书读傻了,还不如他这个武夫直接。 韦大司马毫不避讳的直接说道:“此时大雍、大祈等国伤亡惨重,其国力跌至低谷。这个时候求助于夏朝,为何夏朝就要给他们救助? 若是大雍、大祈等国的子民在夏朝的领导之下,又岂会出现活生生被饿死的局面?这个时候最大的仁德, 本不是给予粮食,救助他们的子民。而是将那些国度无能的皇帝连 拔去,直接归入夏朝的国土! 如此,才是真正治标也治本的方法! 可现在呢?接济各国……是,夏朝是很有余财,也不介意接济一下那些水深火热、受苦受难的百姓。 问题是我们本可以做的更好,为何要故步自封,反倒是让那些酒囊饭袋掌管庞大的疆域?” 韦大司马拍着 脯,冷声说道:“我是个 人,却也懂得长痛与短痛的道理。 而你,已经老了! 竟还在抱着以前的观念行事! 看看如今的天下,周围岂有一国可与夏朝争锋? 他们一起上,都定不是夏朝的对手!” 如此一番慷慨陈词,不可谓不昂扬 烈。 虽是武夫,显然也并非什么都不懂,否则也不可能修至宗师之境。 此时说的也都极有道理,就连启志帝都在暗暗点头。 他要启志,启什么? 天下大同! 夏朝的繁华已经到了顶峰。 他无法在夏朝之中,做出超越前面两位皇帝的功德了。 或者说,在夏朝,已经做到所能做的极限了。 继续抱着同样的想法,再往后,也不过是在为其 砖加瓦而已。 但,真无法超越,甚至媲美了么? 不见得。 除了让子民富强之外,还有一条真正的王者之路在前方。 开疆拓土!!! 纵然罪在一时,功亦在千秋! 相信后人会给他一个中肯的评价,甚至能够与开国皇帝并肩都不无可能! 哪怕因此让国内暂时出现一些对他不好的微词,百余年后,后人定会夸赞他的当机立断。 那些重新生活在夏朝的统治之下,安居乐业的子民,也不会因为先祖的一时之苦难,而将他当做暴君,反而会分外 谢能够在夏朝安居乐业的机会! 但做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必须要先翻越夏朝国内的山。 比如墨家的兼 、非攻。 比如儒家的仁义道德。 比如眼前这位法家尚且还在人世的领袖。 作为皇帝,脸面总归还是要点的。 有的话他不好说,但没关系,会有人替他说。 就好像眼前的韦大司马。 作为军人,而且是军人的领袖,如此强盛国度的领袖,自身更是武道宗师! 他没有去那传说中的不周山脉,而是选择留在夏朝,怎么可能是贪图富贵之人? 他要青史留名! 宗师总量何其多也,宗师之中的佼佼者提起来更是众星璀璨云集,名字拿出来都是浩瀚篇章、恢弘巨制,只是听闻就足以让人泪![](//www.xtjidian.com/ig/liu.png) 面,敬仰不已。 武道宗师虽能傲立凡尘,他扔在宗师里也仅仅只是不起眼的那一个,真要与之相比,黯然失 ,犹如跳梁小丑。XTJIdIan.com |
上一章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下一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