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兑了水,那也是喝了能要人命的农药……最终,这贪婪恶毒的一家三口,两死一重伤,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多器官衰竭,躺在病 上痛苦挣扎了几天,最后还是死了。 “该!还想讹王宪老师的钱?呸!死得好!” “就是!不许让他们三个埋到咱们江家祖坟里,别 脏了咱们老江家的祖坟!” “也不许埋到村里来,晦气!!” 村里人看到郎英的“前夫一家”被自己给毒死了,又是解气又是赞叹,恨不得跑出去放两挂炮仗,代入 特别强! 原因无他,电影里这个故事,也是取材于现实的。 不过不是在他们郎山村,而是别的村子,据说那家人懒得出奇,又恰逢 荒,镇上发了免费的洋芋种,别人家都是宁可饿着肚子,也要把洋芋给种下去,只有他们家,居然偷偷把发下来的洋芋种当场新鲜洋芋给吃了! 一家五口人,最后只有一个因为肠胃不好吃得少的老阿婆活下来了…… 电影这个篇章的最后,昔 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因为大面积种植新品种洋芋,成为远近闻名的洋芋之乡,办起了合作社,搞起了旅游节,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 子。 而在王宪老师牺牲后,郎英正式接过了合作社的接力 ,带领着乡亲们,开始发展综合种养殖业,继续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光发热……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中午的饭点都过了。 可是,村民们似乎已经 觉不到饥饿了,所有人都在热烈讨论着电影里的剧情,讨论着电影里那个“山地综合种养殖业”发展的可行 。 最重要的是—— “听说王宪老师就葬在咱们县烈士陵园里,要不,咱们去给王老师上个坟吧?” 斯人已逝,淳朴的山民们能想到的最隆重的纪念,就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到恩人的墓前,献上他们最真挚的怀念了。 “我知道县城哪里能买到花圈!” “买两盒好烟吧,王老师生前都不舍得给自己买包好烟吃吃。” “哎呀!早知道要去给王老师扫墓,真该从家里杀只 烧好带来的!” …… 村里人七嘴八舌地补充着,就连雇来的客车司机也抹了一把脸,“今天不接活儿了,免费送你们去烈士陵园!我也要去给王老师点 烟!” 江小 没想过要给这部电影做什么宣传,他只是把乡亲们看完电影集体去给王宪老师扫墓的过程拍了下来,发到了自己的个人主页上。 没想到《绚烂之路》剧组官微和姜元本人,居然都先后转发了他的这篇文章。 姜元一动,他的几千万粉丝也跟着动了起来,纷纷转发。 本来这种正能量的转发内容,娱乐号是不怎么 兴趣的,但谁让很多官方蓝v也跟着转发了呢? 最后就连共青团和王宪老师生前就职的高校也出来转发纪念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电影院,出来的时候,很多观众眼圈红红,拿着手机拼命打字,在个人账号上疯狂安利这部讲述乡村振兴故事的电影。 这绝对是今年贺岁档最强的自来水安利了,不光是看过的观众们疯狂安利,各家蓝v也集体下场。 虽然他们主要是借着电影,让国人能够铭记那些牺牲在乡村振兴事业路上的扶贫干部们,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多被安利到的网友带着好奇和崇拜,走进了电影院。 进去的时候:不就是乡村振兴吗?种地养猪的事情,真有那么 人? 出来的时候:呜呜呜扶贫干部太伟大了!我国的乡村振兴事业太了不起了!不看不是华夏人! 原本只是一个内娱集体镀金的献礼剧,最后居然力 同档期其他几部商业电影,票房一骑绝尘,成为今年贺岁档的最大赢家! 更让竞争者们无语的是,随着 节假期的结束,本来以为这个题材土掉渣的《绚烂之路》就要凉了。 没想到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上班了,各部门的 支部、团委都要搞活动,一看《绚烂之路》这么正能量,歌颂的还是扶贫干部,年后团建看什么?就决定是你了,《绚烂之路》! 于是,新年过后,来自各地机关事业单位的包场,再一次把《绚烂之路》的票房推上了一个让竞争者目瞪口呆的新高度。 单 票房破亿、破两亿……这时候的《绚烂之路》,它的竞争者已经不是贺岁档的其他爆米花合家 电影了,而是国内电影票房排名前十的其他大片。 制片人和投资方笑得嘴巴都裂开了,趁机开展了各种正能量营销。 包括给电影取景的那些贫困山区捐钱捐物、设立助学基金、设立扶贫助农基金、设立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基金…… 还有什么营销手段,比“继承先烈遗志”更打动人心的呢? 剧组把买水军发通稿的钱拿来设立各种乡村振兴向的基金,同时,参演的演员们也趁机跟进,宣布为**基金捐款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一时间,娱乐圈的明星们见面寒暄的第一句话都从“你瘦了吗”变成了“你捐了吗”。 什么?你居然还没为乡村振兴事业出钱出力? 不好意思,就你这种对国家发展毫不支持的,还好意思去争取什么主 影视资源吗? 娱乐圈是最现实的,也是跟风最快的。 谁也没有想到,就凭着一部献礼片,居然能让往 冷门的乡村振兴事业,意外收获了一大笔捐款,后续热度更是官方发多少新闻报道都没办法比的。 毕竟像姜元这种顶 超一线明星,随便发一条动态,分分钟点赞转发就超千万了。 而作为这部电影的取景地之一,郎山村也迅速成为本地重点扶持的“帮富村”。 什么?村道连大货车都开不进去? 赶紧立项申请资金,修路! 什么?村里还有一些人家住的还是危房? 村里统计一下,由所在乡镇打报告申请危房改造补贴,推倒重建! 什么?年轻人返乡创业,创办的合作社没有办公场地? 仓库也太小了不够用? 打申请!批地! 什么?合作社盖房子的钱不够? 那些基金会都是摆设吗?赶紧申请去呀! …… 各个新成立的基金会正握着大把的钞票,等着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江小 和山岩趁机把两个合作社未来两年需要做的基建项目全部拿了出来,花了好几个晚上的时间,赶出了几个项目申报材料。 还请孙哲远这个“写材料大神”亲自出手,替他们重新润 了一下,递了上去。 一路绿灯! 现在上面一看到“郎山村”三个字,就想到了之前支部或者团委包场看的《绚烂之路》,就想到了他们牺牲的同志们还没有完成的乡村振兴梦。 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反正这申请就只需要他们盖个章,钱都是各大娱乐公司和明星们出的。 江小 以前一直觉得,他们努力在网上把郎山村的名声炒起来,有了这好名声,以后村里人创业去银行贷款,能走个快速通道就不错了。 他是做梦也不敢梦到,居然还有一大笔钱可以免费给合作社使用! 而且还是不要利息、也不用偿还本金的。 基金会只有两个要求: 第一,他们要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并且会派出工作组,对扶持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这个江小 是一点也不怕的,毕竟他们合作社的账目向来都是公开的。 第二,他们会派专人跟进、督促项目进度。这就更没问题了,江小 巴不得有人唱黑脸,帮他们催一催施工队呢。 原本江小 他们打算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养蜂合作社和茶叶合作社的服务经营范围,扩大到整个郎山镇的,有了这些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他们今年就可以大张旗鼓地把两个项目都搞起来了。 基建向来是拉动一个地方经济最好也最快的方式。 伴随着郎山村通往外界的道路拓宽工程立项,村里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尤其是一些在建筑工地打工的。 反正都是拿一样的工钱,在外面打工吃住都要花钱,回老家在家门口打工,吃住都能省下来不少花销。听说这个道路拓宽工程的工期有两年,也就是说,未来两年他们都能在家门口就业,也能多陪陪家里人了。 不过,村道拓宽工程还要经过繁琐漫长的招投标,因此,虽然这个项目是最先立项官宣的,但最快开工的,居然是养蜂合作社的新厂房,还有茶叶合作社的配套仓库。 今年的郎山村,几乎没有人离开老家去外面打工。 原因很简单: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而且工资跟外面打工也差不多,还能照顾到家里,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去外面讨生活啊? 更何况,留在老家做工,平时闲下来的时候,还能跟老婆老娘一起进山挖笋子、采茶叶、放蜂桶、采野菜,郎山物产丰饶,以前是没有销路,只能守着宝山吃糠咽菜。 可现在不一样了! 江小 的合作社里,一年四季的土特产和茶饼都收的,今年茶叶厂建起来之后,听说老百姓要是没时间自己在家做茶饼,还能把采下来的新鲜茶叶,直接卖到茶叶厂去,茶叶一过称,就能拿到钱! 老百姓不懂那些政策文件里的条条框框是个什么意思,他们只知道,有了这个政策,江小 和山岩他们才能有钱在村里盖厂房。 有了厂房,以后他们兴许也能进厂工作,再也不用一个个工地的颠沛 离了。 有了合作社,大山里的野菜、 笋、茶叶、蜂 、草药……只要手脚勤快,都能采回来换成钱! 郎山村的老百姓第一次发现,电视里整天说的那个“乡村振兴”,距离他们的生活,原来这么近…… 第208章 这个农历新年, 郎山村过得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先是电影带来的后续影响力,不但给郎山村扬了名,还给村里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借着这个机会, 刚过完年, 村里就一口气来了三个施工队! 一个是山岩他们养蜂合作社, 找村里另外批了一块地,准备盖一个更大的厂房,同时引进新的全自动蜂 灌装 水线,听说以后还要从村里招工呢。 一个是江小 的茶叶合作社,原本他已经盖了一个茶叶厂, 但因为村里不好批地, 所以仓库盖的很小。 这下好了, 电影一出来,别说村干部了,就是镇上的干部, 也不敢拦着合作社盖仓库啊。 这不是阻碍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吗? 有了地, 基金会也批了一百万元的专项扶助资金,江小 自己又 了点,打算把冷库也造起来。 这样的话,茶叶季可以储存做好的茶饼和绿茶,野菜季要是遇到连续 雨天,也能临时储存一些新鲜野菜,不至于眼睁睁看着老百姓辛苦摘下山的野菜就这么白白烂掉。 最后一个工程,也是谁也没想到的, 居然是由郎英牵头做出来的! 自从电影火了之后, 作为其中一个单元的重要配角, 郎英也跟着小火了一把。 不过她也不是混娱乐圈的, 所以,她的“火”,更多的体现在 常生活里。 最让人无语的是,四里八乡很多看了电影的乡亲们都坚信,虽然郎英现在还不富裕,但是她早晚会像电影里那样,成为一个成功的乡村女企业家的!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