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其他小说
春岚朝雾【古言骨科】 [刀剑乱舞]每晚都要开开心心(np) 论小三的各种上位方式(男出轨,女小三) 融化月亮 不听不听 乌龟念经 全本小说
新御宅屋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作者: 顾四木 时间: 2024/07/22 
上一章   第292节   下一章 ( → )
    而在有一次抓着婉儿手腕的时候,就摸到了婉儿手上的端午长命缕。

    太平立刻想了起来:“对了!我还给姨母和婉儿留了长命缕!”

    端午时佩戴五彩丝线编成的长命缕,也是久有的风俗。姜沃晨起也给婉儿系了一,还是她亲手编的。

    太平边从荷包里拿自己的长命缕,边看婉儿手上现在带着的这一:“这条长命缕好简单,这不就是五的绳在一起?”

    姜沃在旁听闻,觉得稍稍扎了一下心。确实,她的长命缕走的是简约派。

    然而很快太平了然道:“那这一定是姨母编的!”

    姜沃:……这才是真正的扎心啊。

    **

    虽然被小太平扎了一两下心,但总的来说,这一端午,姜沃的心情还是很好的。

    然而世间快乐守恒定律,再次发挥了作用。

    姜沃心情甚佳,优哉游哉地带着两个孩子去拜凌烟阁——而皇帝今却心情不佳,正在头疼。

    第174章 皇帝的头疼

    说来端午这,皇帝心情原本也不错。

    晨起与媚娘对坐吃过了端午的粽子,也聊了些近来的朝堂大事。又得知今儿女们各有安排后,皇帝不免笑道:“若只是咱们自己,倒不觉得子过的快。但见孩子们一长大,就觉得岁月催人了。”

    又听闻李显李旦两个小儿子,今特意约了去看龙舟,皇帝便道:“孩子们喜热闹,以后每年端午节庆照旧吧。”

    其实原本端午在里是很盛大的节,大明内又有太池,往年赛龙舟、比粽等节庆事有许多。

    只是这几年便几乎没有任何热闹庆典了,端午多是休沐,安安静静就过去了。

    毕竟每年端午都是夏,陛下必要圣躬不安——风疾之人头痛目眩,多喜静厌闹,皇帝不喜,里哪能喜喜哼哼哈嘿锣鼓喧天赛龙舟?

    也就是今年端午前,恰有凌烟阁之佳事,皇帝才命组织一次赛龙舟。

    但听闻两个小儿子竟然觉得稀罕,今岁还特意约了一齐去看龙舟,皇帝便恢复旧年端午之礼。

    媚娘闻言颔首应下,又笑对皇帝道:“陛下慈父之心。”

    皇帝撑着额头笑道:“慈父?朕神不济,兼顾朝政大事且不暇。对孩子们的用心,较之父皇当年待四哥与我,实相差远矣。”

    他是嫡出幼子,当年先帝亲自抚养,事无巨细过问。

    然而……皇帝想到自己,不免无奈摇了摇头。

    到了他的嫡出幼子李旦这里,他有心也无力,真的就管的极少了。只能也按照自己的旧例,令儿子三岁封王,保证该给的尊荣待遇一应都不差罢了。

    “媚娘,朕忽然真的明白了父皇。”

    慈父二字,勾起了皇帝心中旧事软意,便一边端着碗喝药,一边与媚娘道:“当年父皇立朕为太子,除了朝堂外,心中最要紧的牵挂,便是盼着朕子好,将来能够善待诸兄弟姊妹,尤其是大哥。”

    “好在朕没有让父皇失望。”

    媚娘将饯推给皇帝,没接话。实在是不好接。不知皇帝是真的忘了,还是自我欺骗故意忘了——那是本不提魏王李泰啊。

    先帝驾崩后,皇帝可是连奔丧都不让当年的魏王李泰回京。只有李泰去世的时候,皇帝在朝上掉了两滴眼泪,然后转头就开始庆贺新岁了。

    不过皇帝子就是如此,恶之而决绝,对真正放在心上的则厚至逾礼。[1]

    皇帝含了一枚饯,又接着道:“如今膝下诸子渐长,愈能体会当年父皇的心情。”

    他摊开手:“固然五指有长有短,弘儿是太子,最为朕重。但其余也都是骨。若是朕的儿子们,也闹出兄弟阋于墙,彼此成生杀大仇之事,朕可受不住。”

    主要皇帝这个‘也’,可不单指大哥李承乾和四哥李泰之事。毕竟这两位兄长虽然是恨死对方,但到底没真出手捅死对方(当然,也不是不想,主要是没机会)。

    皇帝这个‘也’,还包括父皇,是真的在玄武门干掉了自己的大哥和四弟……

    从前李治作为晚辈,作为皇位竞争者,想走到那个位置上的时候,不觉得如何。

    但正所谓位置决定脑袋,等他自己做了皇帝兼父亲,便真的忌讳担忧起这件事来。也才真正体会到父皇晚年的心情。

    且他李唐家也不能连着三代搞出这样的事儿来啊!

    故而皇帝想想现在的东,颔首意道:“弘儿最令朕欣的一点,便是子宽厚,上孝父母,下善弟妹。”

    “便是他在政事上的悟稍弱一点,也罢了。媚娘,咱们可以慢慢教。”

    大约是心情好,皇帝觉得今饯味道很不错,就又从桌上推给媚娘让她也尝尝,然后笑道:“毕竟,弘儿还是很听话的。”

    *

    媚娘听了皇帝这番话,不由垂眸。

    听话?

    是啊,弘儿很听话。

    就像当李敬玄之事,她与太子分说过后,太子也乖乖点头应下,还和和气气与姜沃道:“误会姜相了”。

    看起来太子是很听她这个母后的话,但问题是,太子也听旁人的话。

    她想起了几前姜沃入,与她直言不讳说起曜初的眼泪,以及那几封‘有别’‘公主不能置幕府’的奏疏。

    姜沃与媚娘便说的透彻多了:“这几封奏疏,虽谏的是公主开幕府事,但又如何不是冲着我,以及冲着姐姐来呢?”

    姜沃指着那句:“尤其是‘若以女处男职,长而抑,非久安致远之计。”简直就快指到她面上来说了。

    既是指她这个‘女处男职官’的宰相,想必更是指‘抑’太子的代政皇后吧。

    非久安之策,自然是希望皇后勿违,早早退回内去。

    不管太子见此奏疏,有没有想到这一条,心底有没有对母后生出同样的心思。但这些奏疏能出现在东且不被太子斥责,甚至还被太子拿给妹妹看,原就是一种态度——

    无论他心底明不明白这是一种态度,是被推着、忽悠着,还是隐约也认同着……但都是一种态度了。

    姜沃对媚娘坦然道:“曜初是不姐姐伤,那从东出来,都不敢来紫宸,直接回了我家中。”

    “她是孩子的孝心。但我知,姐姐不是畏伤,而不敢见事经事的人。”

    如果说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注定要发生,媚娘绝不是那种闭眼不看的人,而是那种必出手抢占先机,早做最坏打算的人——若无这样的毅力和心,媚娘怎么会做皇后,她的人生早就是从掖庭到业寺,余生吃斋念佛了。

    姜沃又道:“且这次只是东属臣为公主事谏太子的私奏。并非是朝堂上经了三省六部的奏疏,姐姐还能尽早防患于未然。”

    若是将来,真有东属臣公开上了这份奏疏,必是要有损皇后的颜面和威信。

    *

    紫宸的气息是艾草夹杂着皇帝惯用的薄荷油的味道。

    混杂成一种奇异的清苦气味,却令人头脑清醒。

    媚娘望着皇帝道:“陛下,说起弘儿,还有一件要事,不得不与陛下商议一二。”

    “英国公两月前就上过一道奏疏,称述年迈神不济,难兼顾诸事。辞尚书左仆一职。”

    “几前又上一书。”

    “陛下,英国公到底是年过古稀的人了。尚书省公务繁重,又要每去东为弘儿分讲政事,实在是太劳苦了。”

    “不如请英国公每五往东去一回?”媚娘边带了一缕笑意:“若陛下不放心,我再寻两个妥帖的臣子,任职东?”

    皇帝想了想昨见到的英国公,不免伤:“是啊,朕打东起就惯了凡事多倚仗他,总是忘记,大将军也到了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了。”

    “就按媚娘说的办吧,勿烦大将军每奔波于尚书省和东了。”

    然后再次出一点欣:“算来,大将军教导弘儿,也一年半了。”

    “这一年多来,弘儿也再未上过不当的奏疏,可见进益。”

    在皇帝看来,自打李勣入驻东,可再没发生过什么弘儿请免‘宗亲国除’,替‘上官仪’求情等上奏谏父母之事。

    媚娘:……

    这倒未必是弘儿不想上,只是让英国公坐镇东住了。

    但现在,英国公不想再下去了。

    **

    凌烟阁内。

    太平数了一遍悬挂在墙上的画像,很是纳罕,数着她的手指头问道:“姨母,你不是说,这回入凌烟阁的功臣,有平昭姑祖母、邢国公、江夏王吗?”

    “这是三个人啊,但怎么有四张图?”

    婉儿已经在旁细细答道:“公主,这张是英国公李勣大将军的丹青图。”

    皇帝待英国公实在不同。

    虽说李勣大将军已入贞观一朝的凌烟阁,但皇帝觉得,无论以军功还是以文臣之功来算,英国公都绝对是该入他这一朝凌烟阁的第一人。

    于是令阎立本再为英国公作一幅画,也挂入这一座凌烟阁中。

    姜沃从宦官前辈的书中见过,中晚唐的凌烟阁颇为混,确实也有图画重复的功臣。但在这个大唐,是英国公首开了入两朝凌烟阁的先例——方是实至名归。

    不过……姜沃心道:如果按照大将军打几份工,皇帝就给人画几张像,其实还画少了。

    而现在,有一份差事,李勣大将军实在干不动了。

    李勣不担坐镇东重任的心思,其实就起自李敬玄事件——

    彼时太子觉得姜沃处置李敬玄过于严苛,令左谕德来说情不成,又令宰相许敬宗亲自来说情。

    许敬宗不愿为此事得罪人,特意挑了姜沃和英国公都在的时候,把这件事提了一句就算了。

    太子此举,拂的并不只是姜沃的面子,还有李勣大将军的——作为太子太师,在许敬宗出现前,他竟然不知道此事!太子并没有先问过他,姜相对李敬玄的处置是否合宜。

    那之后,李勣大将军就先上了一道‘年迈’奏疏。

    而直到这次,关于‘公主开幕府’事,太子又是未请教李勣大将军,只召了东的礼官议此事,就让李勣大将军下定了决心。

    尤其是在听姜沃说起,东内那几道‘奏疏’后,李勣是半点不待犹豫,立刻上书再次称‘年迈多病’——

    甭管太子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反而他得把自己摘出来了。

    绝不能一世的文功武绩,出将入相,结果到了晚年,一个不慎栽在东

    *

    真正的聪明人,不只是不用说话彼此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而是……甚至彼此连照面都不需要打,只看对方的行事,就知道对方真正的表态。

XTJIDiAN.com
上一章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下一章 ( → )
新御宅屋小说网提供大量免费的全本小说,穿越小说,网游小说,军事小说,玄幻小说,我们提供的全本小说是小说排行榜作品值得阅读,新御宅屋小说网立志成为中国最大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新御宅屋手机版 网站地图 萧薰儿的征程 牛顿小说网 
Copyright 新御宅屋小说网 小说排行榜 全本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 新御宅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