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之后会变成什么样? 谁也不知道。 第四天,高照。 一早上太就晃的人眼花。 这样的天气…… 金银花的库存都要告急了。 好在,晏星玄征调回来的,还有一些可以用。 而且,实在不行,还能上霍香之类的。 至于说十滴水? 那是复合型的,还不如金银花这种单一的节省呢。 不到万不得已,太医们也不想搞得太复杂。 毕竟也只是一个预防。 第四天的晚上,楼大人和徐知府他们总算是回来了。 晏星玄和他们没回来之前,府城这边的救灾情况,几乎都是萧念织带着府城其他官员在做。 萧念织和徐妙娘主要负责,施粥,施药这些事情。 灾民的安顿,还有一应的秩序问题,都是其他官员在协调。 大家都忙得嗓子冒烟,头顶油的。 毕竟,天是真的热! 之前还是十几天,绵延不绝的大雨。 如今好了,雨停了,直接就开始各种烤晒,连一滴雨也见不着。 如今这情况,下雨糟糕,不下雨,也糟糕。 总之,情况不妙啊。 萧念织一直忧心着。 就这样的情况,瘟疫真的是无法避免的。 因为,大水冲毁了家,大家在什么也没有的情况下,为了求生,肯定会喝些不干净的水。 有些甚至会摘些野果之类的去吃。 脏水入肚,对于被大水折磨了很久的人们来说,估计就是一场噩梦吧。 在这个拉肚子,随时都有可能嘎掉的时代。 一碗脏水,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夺命之水! 等到七月下旬的时候,萧念织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起初,瘟疫只发生在远一些安顿下来的村子。 但是这种事情,一个是控制不住的传染。 另外一个则是生活习惯问题。 还有一个潜伏期的问题。 当这些问题挤在一起…… 有一种井水瞬间发的觉。 而萧念织则有一种:果然来了的觉。 要知道,从楼大人他们回来开始,萧念织就已经不再负责前面的工作,一直跟着太医们一起。 徐妙娘也加入其他,大家一起辅助太医这边,进行草药的搭配。 晏星玄征调了不少回来,晏南荣又征调了一些回来。 这些草药,为了之后使用方便,他们需要利落的分类,有些甚至需要据太医提供的方子,提前配好药。 这样,下包就能煮,如果太医不在,甚至不需要多问意见。 反正喝是喝不坏的,但是不一定能对症。 而且,当症状严重的时候…… 一切就不好说了。 除此之外,萧念织还征调了府城这边的蒸馏工具,开始搞大蒜素。 消炎杀菌的东西肯定是要用的。 拉肚子,原本就是肠道的炎症。 没有抗菌消炎的东西,很多汤药灌下去,不见得有用啊。 瘟疫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不对。 毕竟,如今车马慢,很多地方受灾,消息都不见得能传到府城这边。 等到府城这边终于意识到不对的时候,瘟疫已经有些控制不住的架势了。 最开始爆发的那个村子,附近几个村子,几百号幸存百姓,如今情况都不太妙。 问题是,求生之下,大家还在四处走动。 毕竟,如果能活着,谁想死呢? 不止如此,城外涌进来的民中,也有不少情况不妙的。 发热的,拉肚子的,还有一些咳嗽不止的。 各有各的情况,谁也不知道,这种情况,是不是传染,最后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 当人群聚集在一起,生病的,闹情绪的,还有各种复杂的情绪涌在一起,最后造成了一种莫名的恐慌。 但是,畏惧于城门的巍峨,众人又不敢真的撞门进城。 而且,进城又能怎么样呢? 城门口天天施药,他们还是没逃过。 「老天爷啊,你就是不想让咱们活啊!」 「我可怜的儿啊!」 「娘嘞,娘嘞,你看看我啊!」 …… 哭喊声,叫嚷声,各种复杂的声音、情绪挤在一起。 如果不是城门口有驻兵把守,城门外疫情爆发的第一晚,怕是就要发生爆。 没办法,命都要没有了,跟他们讲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这个时候怎么办? 应急的方案,肯定是要启动的。 把情况还好的,跟情况不好的分开。 有些不愿意跟家里人分开的,自愿去了生病那边的。 城门分左右。 左为暂时健康的人群,右为已经生病,或是陪的家属。 这样一分,好处是,传染的可能降低了不少。 但是,因为还有一个潜伏期在,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爆发的是谁,谁也不确定,身边的这个人,今天没事儿,明是不是安全的? 所以,隐藏在左右分列之下的矛盾,也很快就突显出来。 但是,没办法。 眼下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 萧念织最近已经不怎么去城外看了。 一个是晏星玄怕她过去,再被愤的灾民伤到。 另外一个则是,天太热了,空气都跟着变得混浊起来,谁知道会不会传染呢? 所以,不太安全,还是别去了。 楼大人甚至不让晏星玄叔侄跑。 这皇家的金疙瘩啊,你们可别给他了! 他一把老骨头,真壮烈了,还能为子孙后代谋点福祉。 但是,如果这一波,再带走个王爷或是皇子,这福祉铁定是要打折的。 所以,别去,别去,你们就老实的待着! 二更在19点 第689章 民生之艰 对于萧念织来说,老实待着肯定是不行的。 晚上的时候,可以借口早点睡,然后去美味厨房里看看书,看看医书上面有没有对应的症状。 然后,第二天的时候,还可以跟太医们讨论一下,制定对应的药方。 萧念织本身不是学医的,所以她其实对于这些了解的并不多。 她连草药都认不全呢。 一点浅显的认知,还是从前跟爷爷一起的生活经验。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