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诈降 西陵下游五十里,几艘驰马快船横在岸边的芦苇丛中。 虽然西陵被围的水 不通,但吴军仍可通过错综复杂的水道和密道传递消息。 水道、密道太狭窄,无法用作偷袭。 两边近十万的大军,区区百余人的偷袭 本无济于事,秦军警惕极高,营垒森然,羊祜、罗宪都不是疏忽大意之人。 除非恰好能击杀秦军大将。 但这种几率实在太低了,主将身边 夜有甲士护卫,不是那么好刺杀的。 把战争的胜负 在这个上面,无异于缘木求鱼。 黄昏、落 、芦苇、大江、小船,构成一幅意境深远的画卷。 如此超凡 俗的画卷里不能没有人,否则就缺少灵魂。 船头一人,紫袍长冠, 悬长剑,目光深邃的看着西北面的秦军大营。 一人、一船、一轮落 ,近处江水涛涛,远处青山翠影。 东吴大将军陆抗不在西陵城中,而在大江之上,“羊祜罗宪二人配合,相得益彰,居然不中吾计!” “西陵有吾彦、左奕二位将军在,兵 粮足,大将军可高枕无忧!”身后蔡贡拱手道。 “二人跟随某多年,有勇有谋,的确可堪大用,然久守必失,秦军咄咄 人,观其气势,有必取西陵之心。” “大将军何不向建业求援? 亡齿寒,丞相不会不知道。” 钟会的一系列表现,让江东士民对他充 了期待。 陆抗却摇摇头,“钟会不来,某或许能守住荆州,钟会若来,荆州不落入虎 之口,也会落入蛇蝎腹中!” “这是为何?”蔡贡疑惑道。 “钟会能诓骗天下人,焉能瞒过某?不过是欺世盗名之辈而已,其所长不在兵略,而是勾心斗角,建业近 有童谣云:西边土生木,东边金伐木,金土一相逢,铁马入江东!虽是秦人细作离间,却绝非虚言,届时某腹背受敌,必为秦人所破!” 陆抗颇有识人之明,吾彦、左奕都是他提拔起来的。 江东若没有陆家撑着,早就被钟会 下肚了。 陆家也是钟会最大的绊脚石。 两边关系如此险恶,陆抗怎会指望钟会能无动于衷? 江山易改本 难移,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才是钟会最佳的选择。 蔡贡稍稍沉 之后,忽然抛出一个沉闷的话题,“大将军以为……江东能延续多少年?” 时至今 ,已经不需要遮遮掩掩。 秦挟 蜀灭晋之威,十分天下,已有其八,吴国若众志成城也就罢了,偏偏大权旁落,内外不宁。 自从秦国灭晋之后,江东便人心动 起来,北投者不计其数。 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弋 、庐江。 兵锋直抵江北。 陆抗望着西去的落 ,心中顿时有些失落。 “属下有一言,不值当讲不当讲。”蔡贡出身荆州名族蔡氏,与当年的蔡瑁同出一宗。 “莫非承璋要为秦人作说客?”陆抗微微一笑。 虽然温和,但却蕴藏这莫名的威严。 蔡贡赶紧单膝跪地,“贡别无他意,今大秦一统天下之势已成,荆州四面受敌,非立身之地,大将军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陆家、为兄弟们留条后路。” 陆抗眼中寒光闪动,两个亲兵手按刀柄,一左一右走到蔡贡身边。 只要一声令下,蔡贡的人头便要落地了。 但他却坦然的望着陆抗。 落 余晖洒在大江之上,似乎要随着江水东去。 一阵江风袭来,陆抗叹了一声,向亲卫挥挥手,亲卫退下,气氛也不想刚才那样紧张了。 陆逊时代,蔡贡便是陆家的部曲,忠心耿耿,资历比吾彦、左奕还老。 就算吾彦、左奕二人投降,蔡贡也不会投降。 陆抗当然知道他完全是在为陆家着想,“这些话……以后说不得,是战是降自有天意,你我皆是吴中军将,当以守土为己任!” “天意?”蔡贡心中一动,瞬间就想到了什么。 即便要投降,也不应该向羊祜、罗宪二人投降。 要知道,陆抗是东吴的大将军,江陵县侯,陆家也是江东的第一望族,一门老小全是中 砥柱。 “你无需多想,秦人扫平北方,有轻视江东之意,羊祜罗宪以为围住西陵,某便束手无策了吗?那就让他们领教领教我江东将士之兵锋。”陆抗的手重重拍在船舷上,发出一道清脆的响声…… 西陵城下,秦军大营。 罗宪和羊祜又收到一封降书。 这一次上降书的人非常有分量,乃荆州水军督留虑。 会稽留氏乃江东将门,举足轻重,而水军恰恰是秦军最需要的东西。 罗宪、羊祜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若有留虑水军之助,可顺江直下江陵、公安、武昌等重镇。 “陆抗为引 我们,下足了功夫。”羊祜轻笑道。 罗宪目光一闪,“若留虑是真心归附大秦呢?” 吴人真心投降的不在少数,弋 、庐江二郡直接归秦,合肥、东关、广陵等地也在动摇之中。 陈代、朱明二人无名下将,收不收不影响大局,但留虑就不一样了。 羊祜眉头一皱,脸上笑容不变,“都督何意?”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