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班分别模拟大明和新倭,兵器推演对攻了二十次,最后认为这个才是倭寇最有可能的进攻方案。” “还有一点,我已经让琉球商人在海上散播消息,说福州府的市舶司府库中,有价值三十万两白银的丝绸还没贸易出去,倭寇如此兴师动众,必定要干一票大的,那目标定然是福州府!” 苏泽这么一说,戚继光就更加相信他的判断了。 戚继光说道:“那我秘密调兵北上,伏兵于福州府外,等倭寇登陆就给他们 头痛击!” “不。” 学员将代表倭寇的舰船标志物放在沙盘上,又将福建水师新军的标志物放上,最后放上了戚家军的标志物。 苏泽笃定的说道:“我要亲率水师,在海上拦截击溃倭寇舰队!戚将军只需要在海岸布防,拦截落水登岸的倭寇就行了!” 戚继光没想到苏泽的口气这么大,等他看完了林良珺做的沙盘演练之后,也由衷的说道: “我总算是见到了《孙子兵法》中的庙算之法!这兵棋推演实在是太 妙了!” 戚继光研究兵棋推演到了午饭时间,由苏泽陪着他吃完之后,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川石岛。 等到送别了戚继光,苏泽再次来到教室,这时候另外几块沙盘拼接上福建的沙盘,赫然是浙江和广州以及江西的地图。 不过这些地图没有经过测绘,只是苏泽 据搜集到的地图所做的简单模型。 阶梯教室中,都是苏泽最信任的学员,都是身世清白的平民子弟,也是苏泽一直以来亲自讲学授课的学生。 苏泽看了看林良珺的脸庞说道: “抗倭之后的推演结果呢?” 林良珺说道:“水师新军的新式舰船在风向不正的情况也也能航行,按照我们的计划,一个月内就能控制福海沿海各府。” “江西官府的军队连飞龙军都挡不住,广东守军也只能自保,唯一的变数就是浙江的军队。” “胡宗宪在浙江新军威望不低,如果他立刻接管台州的新军,就能立刻南下入闽。” 苏泽摇手说道:“胡宗宪不足为虑,严嵩就要倒台了。” 苏泽的判断自然不仅仅是靠着【历史学】,他已经收到陆二从京师传来的情报,严嵩倒台的 子已经越来越近了。 随着严嵩倒台,在浙江练兵的胡宗宪必然被清算,谁让他手里有兵呢? 苏泽也是同理,福建倭 一解,能够击溃倭寇的水师新军的实力必然会被京师注意到,朝廷定然不能容忍苏泽继续掌控这支新军。 历史上胡宗宪,乃至于徐渭的下场,都说明了这个判断。 苏泽站起来说道:“倭 一平,就立刻着手准备,要在浙江和福建造好势。” “从朱纨到张经,再到胡宗宪,历来主持抗倭志士都没有好下场,这是朝廷中 佞横行, 争不断的结果。” “正所谓‘天子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既然天子无道,那闽浙互保就是为了积蓄力量对付朝中![](//www.xtjidian.com/ig/jian2.png) !” 苏泽这话绝对是大逆不道,但是在场的学员却狂热的说道:“学生豁出 命,也不会让朝廷再行秦桧之事!” 第305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 海瑞正在收拾东西。 他从浙江调任江西兴国县令之后,在兴国县令的位置上一直做的不错。 海瑞清丈土地,打击城内的富户隐藏的田亩和人口的犯罪行为,审理挤 的官司,兴国县的百姓都称呼他为青天。 不过海瑞深受苏泽的影响,还是做出了一些和苏泽穿越前那个历史时间线不同的事情。 海瑞从兴国县的官府府库中,拿出最后一点积蓄,在兴国县筹办了五座官府经营的工坊。 兴国县虽然穷,但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海瑞按照兴国本地的特产,分别建立了一座石灰工坊,松脂工坊,煤矿,铁矿和造纸坊。 这些工坊都是海瑞 据苏泽寄给他的天工开物上的方法建造出来的,靠着先进的工艺,这五座工坊在短短一年期间,就实现了盈利。 城内的大户纷纷找到海瑞,希望他能开放一些产业给富户们。 海瑞自然是求之不得,不过他坚持矿坑必须由官府经营,只同意将铁矿加工,石灰加工和松脂、造纸坊的技术开放给这些富户,让他们自行在城内设立工坊。 一时之间,兴国县这个位置靠近山区, 通并不算发达的小县城,竟然在海瑞到任之后,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了。 飞龙军攻入江西,江西出现了大量的 民,江西其余各县都在尽力阻止 民进入,只有发展了工商业的兴国县来者不拒。 海瑞收留了很多的 民,给他们安排官办工坊的工作,又带着他们修建水利建造水力工坊,兴国县反而因为大量劳动力的涌入,而 益繁华起来。 不过海瑞升官的理由,却不是他治理兴国县的大功劳,而是因为他多次违抗严 的上级,并且公开抨击严嵩父子。 海瑞到任兴国县之后,江西是严 的老巢,他顶头上司多次想要 手兴国县的产业,都被海瑞用《大明律》阻止。 海瑞又不 朝廷中的腐败,认为是严 专权导致的,所以不断的公开和私人场合抨击严阁老,还经常说要去江西分宜去当知县。 分宜是严嵩的老家,海瑞这个反严嵩的家伙要去江西分宜当知县是想干什么? 海瑞这些言论传到了京师,严 和清 都开始运作海瑞升官。 御史言官除了纠察百官之外,还有举荐贤能的职责。 清 一派的江西道给事中上书,认为兴国县令海瑞善于理民,在任一方考评上等,推荐海瑞晋升。 而严嵩一 把持的吏部立刻就给海瑞安排好了位置,海瑞的升迁立刻通过。 吏部发文,将海瑞召到京师,担任户部云南清吏司主司。 平心而论,户部十三清吏司的主司算是不错的岗位了。 大明朝的财政制度极其混 和复杂,户部无论是人数和管辖的事务,都是六部中的第一大部,甚至有时候还能凌驾于吏部之上。 原因也很简单,吏部说起来是管人事任命的,可是你小小的吏部管得了吗?管不了的嘛。 严嵩掌权之后,经常军训吏部官员,搞得吏部官员如同喽喽。 每次吏部推荐官员名单,都要派官员去内阁教育,等到内阁大佬们定下推荐人选,吏部才会草拟名单给皇帝。 而皇帝则从名单中选出自己合适的人选。 吏部在推荐高级官员上没有权利,在任命中低级官员上,也被内阁侵夺了权力。 严嵩模仿唐代政事堂制度,也在大明内阁搞出了什么堂除。 中下级的官员吏部推选之后,也要内阁审议通过才能下发,内阁凌驾于吏部之上,完全将吏部当做了小秘。 而户部却因为其专业 ,免遭了内阁毒手,成为拥有较高自主权的部门。 户部下设十三清吏司,分别对应大明两京十三省中的十三省。 吏部云南清吏司对接云南布政使司,负责管理、监督、统计云南一省的财政,又是京官,比起兴国知县确实是很好的位置了。 不过海瑞还是有些闷闷不乐,他刚刚在兴国县做出来一点成绩,别人就忙着摘桃子了。 接任兴国知县的就是个严 中人,听说是上一科的进士,在京师等了三年,最后花费重金攀附上严世蕃,这才选到了兴国知县这个职位。 海瑞想起自己好不容易办起来的产业,又想到 接大印的时候,那位新任知县贪婪的目光,看到那位新知县迫不及待的用自己的手下去接管工坊,海瑞心里不是滋味。 海瑞将驽马套上马车,让老母亲和 子坐在马车内,自己则扶在马车外,他拒绝了万民伞,因为他只有一辆马车没有地方放。 海瑞也没有 靴给百姓留作纪念,因为这双都要穿破了官靴是他唯一的官靴,上面密密麻麻的针脚都是海 在油灯下 的。 海瑞的行李也只有这么几件,都是他从浙江带过来的。 怀着不知道悲喜的心情,海瑞踏上了前往京师的道路。 京师之中,此时却是花团锦簇, 暖花开的热闹景象,此时京师的街道上热闹非凡,应天府花了大力气,将京师城内的乞丐和饥民都驱赶到了城外。 因为今天是科举三家跨马游街的 子。 嘉靖四十一年的殿试结果出来了,苏州府贡士徐时行为一甲第一名,为本科状元。 苏州贡士王锡爵为一甲第二名,为本科榜眼。 徽州府贡士许国为一甲第三名,是本科的探花。 今年徐时行二十八岁,王锡爵四十二岁,许国三十五岁。 京师百姓看着年轻的状元公,发出大明人才辈出的 慨,这场科场盛事,总算是能冲淡一些京师百姓的惨痛记忆。 骑在马上的徐时行却觉得有些恍惚,没想到自己竟然考中了状元? 虽然大明朝天灾人祸不断,但是今年的科举依然是大明建国至今最卷的一场。 没错,每一年都是最卷的一年。 但是嘉靖四十一年尤其的卷,能够在其中杀出,徐时行都觉得像是一场梦一样。 身穿红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徐时行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如果他来参加科举,那肯定轮不到自己中状元了吧? 想到了在福建抗倭的苏泽,徐时行再次 慨自己这次的状元是捡来的一样。 不仅仅是徐时行这么想,分别在他两边的许国和王锡爵,也都是这么想的。 二月份举行的贡试,内容和形式和乡试差不多,主要考察的也都是科举作文。 但是贡士的成绩对最终进士排名影响不大,这是一个参加殿试资格的考试,决定科举最终排名的还是这场殿试。 作为国家最高等级的考试,而考上进士的官员理论上就是大明官员了,而科举前几名更是被视为国家未来的宰相。 殿试的内容不再是考察科举文了,而是皇帝亲自命题的策论。 而今年殿试的题目同样是皇帝亲自出的,但是所有拿到题目的考生们,拿到这个题目都是懵的。 《论徐福出海寻仙》,这是什么鬼题目? 堂堂国家最高的抡才大典,竟然不问苍生问鬼神? 几个愤青的考生直接出离愤怒了! 可是愤怒又怎么样?十年,甚至几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走到了殿试的这一步,难道还能 白卷吗? 徐时行拿到这份卷子也是懵的,他对于方数和丹药这些事情并不了解,也不愿意阿谀奉承皇帝写一些仙人出没的故事。 他按照按照苏泽的海外殖拓理论,又结合了一些苏泽在苏州府时候讲过的南美海外新物种,给皇帝描绘了一个 是奇珍异宝的海外世界。 徐时行的文字水平很高,他不喜 台阁体的华丽骈复,提倡平实婉丽,婉曲周详,不作夸饰惊人之语。 偏偏他这样的文风,写出的海外世界却让人信服。 徐时行又按照苏泽的殖拓理论,提出了解决大明白银问题、粮食问题和土地问题的思路,向更加广袤的海外寻找出路,重新焕发诸夏时代对外开拓的荣光,再次举起始皇帝派遣徐福开拓海外的 神。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