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下马牵马而行,陈朝余拉着缰绳说道:“都说茶农苦,光是将山茶驮到镇子里就累的够呛了。” 苏泽的力量已经达到了10点,倒是不觉得太累,不过这山路崎岖确实不好走。 想着以后有机会重新修一下路,一行人翻过了一座小山,看到了一座茶园。 整齐的茶树种在山坡上,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茶叶,是上天赐予中华的珍宝。 在十八世纪超过丝绸,成为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商品。 只可惜等到晚清中华衰落的时候,英国人偷盗中国茶种,蛊惑中国茶农和制茶工人![](//www.xtjidian.com/ig/xie.png) 种茶和制茶的技术,在东南亚种植茶树。 斯里兰卡,印度的茶叶贸易迅速形成规模,从此中国出口茶叶一蹶不振。 到了现代甚至斯里兰卡红茶还成了国际知名品牌,还能返销中国收割一波中产,不得不说是非常的讽刺。 一直以来,苏泽需要一个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 丝绸这东西需要桑田,福建虽然也有丝绸,但是丝制行业和刺绣行业都远不如江南发达,并没有竞争优势。 茶叶贸易! 陈朝余带着苏泽来到茶园,几名茶农站在庄子口,恭敬的等待苏泽。 “见过相公。” 众人行礼,苏泽微微点头。 和城里的店铺不同,苏泽并没有准备换掉茶园的人。 原因也很简单,种茶制茶是一门技术,这可不是随便换个人就能玩转的。 蔡家这座茶园的管事并不蔡家族人,这名白发的周管事从蔡家接手茶园之前就在这里做茶工了,如今已经做了三十多年了,是种茶制茶的行家。 苏泽听说这位周管事没有恶名,一直都在武夷山管理茶园,就果断加了银子,从蔡家买了身契,将周管事的收入门籍中。 苏泽还给周管事加了月钱,又给愿意留下的茶工都加了钱。 这年头兵荒马 的,众人自然纷纷留了下来。 愿意留下来的,苏泽都向蔡家买了身契。 苏泽虽然不喜 大明这种“家奴”制度,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种制度确实能守住一些产业机密。 茶树是四季常青的树木,苏泽看了一圈后,他lv5的农业技能,也能看出来这些茶树都维护的不错。 苏泽又指出了茶树过冬的注意事项,周管事立刻明白苏泽是种茶树的内行。 知道东家是内行,让周管事更加不敢松懈。 苏泽敲打了一下后,又夸赞周管事打理的好,又让人发了一些赏钱,然后一群人开始参观制造制茶工坊。 【发现地点制茶工坊,可以学习技能‘制茶’,是否学习?】 是。 苏泽选择了是之后,一些基础的茶业知识涌入脑海。 他这才想起来,为何桐木镇这个名字这么 悉了! 桐木镇!武夷山红茶!正山小种! 桐木镇就是最早开始生产正山小种的地方! 不过此时还没有正山小种,应该说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红茶。 是的,现在的武夷山茶还是绿茶。 最早的红茶就诞生于福建武夷山的桐木村,但那是清代时候的事情了。 听着周管事介绍制茶,苏泽却神游天外,开始思考起来。 中国人自然是更 绿茶,但是茶叶贸易成为中西方贸易主 货物的时候,西方人更喜 的是红茶。 甚至可以这么说,茶叶开始在西方成为上 社会的饮品,成为顶级奢侈品和刚需品,也是在红茶发明之后。 这其中自然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其中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保存的问题。 绿茶经过长期的海上运输,送到欧洲已经成了陈茶了。 绿茶的陈茶不仅仅缺乏香气,还会有苦涩味道,这都是西方人所不喜 的。 但是红茶不同,红茶本身就是发酵茶,长期运输并不会影响茶叶的风味,甚至窖藏还能增加风味。 而红茶也因为苦味淡,有些还会有淡淡的回甘,被喜 往茶中 加牛 水果和糖的西方人钟 。 后世英国人和荷兰人,就为了中国茶叶的贸易在海上争夺了好一番。 制造红茶卖给西方人?这似乎是个好主意。 现在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可都是阔佬,特别是西班牙人,手上大把的白银,西班牙王室也是挥霍无度,只要能做上他们的买卖,就能赚上大一笔钱。 而且绿茶和红茶的制作过程差异并不大。 据说红茶的出现,就是在明末清初天下大 的时候。 茶树的 叶采摘下来后,要立刻进行晾晒,然后进行糅青、炒制等工序,就能将茶树的叶子变成茶叶了。 在清初兵荒马 的时候,一伙士兵从江西入福建,就驻扎在桐木镇,士兵劫掠镇子和茶厂,制茶的工人没能来得及晒茶叶,存放在 暗库房的茶树叶子发酵变黑。 但是茶工舍不得将这些叶子扔掉,仍然按照制茶的工序,将这些发酵过的茶树叶子制造成了一种发黑的茶。 没想到这样制造出来的茶叶,能泡出红亮的茶汤,而且茶叶香味浓郁。 茶农们将这种红茶送到厦门,很快就引起了外国商人的注意,这种茶被命名为black tea,迅速在欧洲走红。 当然这只是红茶诞生的传说,真正的制造红茶还有很多工序,发酵多长时间,发酵后怎么处理,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 苏泽看着自己lv1的制茶技能,只可惜现在没有新鲜的茶树叶子,自己只能等到明年采茶季节再肝这个技能了。 视察了茶园确实没有任何的问题,苏泽亲自丈量了茶园的大小,都和蔡家的转让契书上一致。 既然没有问题,苏泽就和陈朝余返回了南平县城,和蔡家两个儿子签订了转让契书,在县衙盖上红契,蔡家的茶园就成了苏泽的茶园了。 子已经到了十月二十 ,苏泽将城里的事情 给众人,带着长宁卫的护卫返回了卫所。 返回卫所的时候,苏泽顺道去了一趟胡太监的矿坑。 没有矿盗之后,胡太监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的生活了,这段 子他过的非常的舒坦。 舒坦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有钱了。 胡太监制造的普鲁士蓝染料,苏泽都折算到了染布中,每卖出一尺染布都会给胡太监结算一笔钱。 账本明明白白,每月苏泽都会将新账本送给胡太监查阅。 胡太监也没想到,这染布生意竟然这么赚钱。 普鲁士蓝,现在被叫做南平蓝的染料,因为其不容易褪 ,颜 鲜亮收到![](//www.xtjidian.com/ig/huan.png) ,在占领了南平的布匹市场后,苏泽也打算向周围的县城出售。 现在的分红虽然不多,也仅仅够贴补胡太监的实验室费用。 但是若是染布生意铺到整个延平府,乃至于整个福建,那岂不是赚大了? 有了钱,就可以多上缴一些银子,说不定自己就有机会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了? 可是真的要离开吗? 胡太监看到自己的实验室,看到自己珍藏的矿石,突然又有些不想离开了。 比起 里的勾心斗角,在南平县的 子舒坦多了。 若是在 里搞这些,你胡太监天天研究这些有毒的东西,是不是要谋害君上? 这样的帽子扣上来,胡太监有九族也不够诛的。 要知道嘉靖这位皇爷,可是疑心病非常重的。 想到这里,胡太监也熄了立功回京的想法,到时候贡银的时候就按照去年的数目上缴好了,那样也不会被骂,还能继续留在南平做实验。 胡太监换上白 的袍子,这是苏泽让长宁卫 制的实验袍,胡太监很喜 贝壳纽扣的设计,只需要披上扣好衣服就能干活,干完了直接解下扣子 下就行。 收紧的袖口不会碰到实验器皿,做起实验比以前方便多了。 实验室里也不仅仅只有小尤太监一个实验助手了,苏泽从长宁卫挑选了一些聪明伶俐的年轻人,随着胡太监学习如何做实验,给他做实验助手。 这其中最让胡太监 意的,是一个叫林纯的孩子。 林纯是苏泽在卫学的学生,船厂大匠林显宗的孙子。 林纯在卫学成绩一般,并不如林良珺聪慧,也不如林彩娘那样努力。 他在四书五经上没什么天分,不过在算学上倒是有些天赋。 这可能和他是林显宗孙子有关,木匠活儿本身就是要经常和数字打 道的。 而林纯做事也和林显宗一样细心,做木匠活儿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都要记得牢,这样组装的时候才能不出错。 如今长宁卫的卫学启蒙已经完成,苏泽干脆也学海瑞这样,将每 课程改成了每月只上五天课,其余时候让他们在家里读书自学。 在胡太监这边需要实验助手的时候,苏泽就将林纯推荐给了他。 林纯在卫学读四书五经没什么天赋,但是在胡太监的实验室却大放异彩。 他识字,算学也有基础,做事情也一板一眼,能记住复杂的实验步骤。 这都是上佳的实验助手的才能啊。 胡太监对林纯非常喜 ,很快林纯就超过了小尤公公,实验水平也突飞猛涨。 小尤太监本身对做实验助手也没兴趣,干爹有人帮忙,他直接 下实验袍,忙起了矿上的事情。 干爹沉溺于做实验,矿上的事情其实都是小尤太监在打理,现在他能专心打理矿上的事情。 比起瓶瓶罐罐,小尤太监更喜 炼矿。 上一次苏泽来矿上,随口说了一下灰吹法炼银的一些改进细节,尤太监就在矿上实验了起来。 果然苏相公的办法更好,用动物骸骨煅烧的骨灰来分离铅银,比普通的草灰碳灰效果更好。 尤太监看了新的工艺,果然分离出来的银更快更纯净。 读书人真厉害啊! 熔点,这是苏泽给他讲过的知识,不同金属的熔点各不相同,这倒是和尤太监在矿上的经验相符。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