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更新迟了。 我最近……更新不太稳定……不好意思。 谢地雷: 默俞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08-05 09:12:50 谢大家灌溉的营养 ! 鞠躬!! ☆、第 61 章 #61 两个月后。 正是秋雨连绵时。 雨从六月底一路洒到了九月初, 期间就没有停过, 长安城笼罩在一片 意里。 一辆轿子在仙客来门口停了下来,随行的侍从忙走上前来, 撑起一把油纸伞,掀开轿帘,沈孝一身鸦青 圆领常服, 跨进了门槛。 大邺官员好骑马, 不管文官武官,上朝去大多是骑马,这样才显威风赫赫。坐轿子?那是娘们的专利。 但偏沈孝 坐轿子, 轿子稳稳当当,从外面看是闲闲散散,可掀开帘子,一双迫人眉眼就直视过来。这样的反差, 就更显得他整个人锋锐肃冷,举手投足间都是在权力中枢浸染之后的威严。 因此他坐轿子,就一点都不娘娘腔, 反而更有了袖手旁观间就拨 天下大事的意味。 沈孝抖了抖袍上水渍,迈步上了三楼。路过金玉阁的时候, 他微微顿足,那包厢又许久不曾开启过——李述近来一直窝在府里, 深居简出地养伤。 上一回见她,还是两个月前去她府里探病,拉拢七皇子的时候。 如今两个月过去了, 不知她近来如何,手伤也该好了吧。 和李述合作之后,沈孝才知道,原来李述说她自己有钱,那是真不客气。她钱多的,都能养一万个吃白食的面首。 仙客来背后就是她在投钱,长安城很多叫得上名号的酒楼店铺,背后的钱都有平 公主的影子。 她很 钱,所以她拼命赚钱。她热 权力,所以她拼命向上钻研。 正是因为仙客来背后是李述,因此这两个月以来,沈孝都常在这里和七皇子碰头。 毕竟仙客来每 熙熙攘攘,是达官贵人的常来之地,人越多,他们俩混在人堆里就越不显眼。 沈孝将目光从金玉阁收回来,拐了几个弯,进了一个不起眼的包厢。 推开门,李勤正坐在窗边下棋,见沈孝来了,他忙放下手中棋子就 了上来,十分礼贤下士。 沈孝对他行礼,坐下后喝了一盏茶,一如既往地开门见山,”有件事想对殿下说,所以才贸然同您见面。“ ”户部河南清吏司主事之位如今空缺,您心中可有想推上去的人选?“ 李勤摇头,”并无。太子不是和二哥正在争这个位置?“ 前阵子户部河南清吏司主事因年迈荣养,这个位置就空下来了。二皇子自然要提拔自己的人上来,好把户部抓得更牢,可太子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想推东 的人进去,好打开户部的缺口。 户部如今是两方势力的战场,朝廷的风暴眼,争斗的正焦灼。 沈孝道,”他们争,是因为这个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我们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无论是二皇子还是太子,都任人唯亲,给陛下推荐的人没有任何真才实干。“ 这几 为了这个职位,门下省都能叫折子给淹了,双方下属的官员都纷纷上书推荐,可沈孝纵览一遍,他们推举的都不是什么有才之士。 若他们真推举了大才,那沈孝自认抢不过,这件事也就不让七皇子出头了。可偏他们为了争权夺利, 进来的人都是些酒囊饭袋。 沈孝抱折子给正元帝看的时候,正元帝眉头皱起,一个折子都没批,就说明皇上对此也很不 意。 不 意,那正好可以推一个 意的人上去,让七皇子在皇上面前第一次 个脸。 李勤就问,“你有合适人选?” 沈孝点头,“京兆尹有一司仓名叫桂直,您可听说过他?“ 见李勤摇头,沈孝就道,“您不知道也正常,他是从六品下,一直京兆尹衙门做琐碎事情。” 李勤:“沈大人与他有故 ?“ 沈孝摇头,“臣并不认识这位桂大人。关中大旱后,各县都上折子禀明旱灾情况,其中就有这位桂大人,将粮食耗费情况 确到人头,写得非常详细,数字竟无一点差错。我就是因此对他有了印象。” 李勤点头,“看来是个人才。” “正是。” 沈孝道,“臣认为,这样的人才有能力担起户部主事的位置,他比太子和二皇子推荐的人要好得多。他在司仓的位置上都熬了十多年了,每次考课都是上等,可惜就因为家世不显,因此一直没有升迁,白蹉跎了许多年华。” 像桂直这样的官员,大邺不知还有多少个,明明有才干,可因为没有家世,所以一直沉沦下去。 皇上把沈孝提拔起来,就是为了让更多这样的官员知道,有朝一 他们也会被提拔起来。 “但是,”李勤稍有犹豫,”太子与二哥正为了这个位置争得厉害,我若是贸然举荐,恐怕会招惹他们猜忌。“ 李勤这么多年习惯了小心翼翼做事,骤然让他出头,他便有些瞻前顾后。 沈孝劝道:”殿下,谨慎是好事,可您要记得,韬光养晦只是您的手段,而非您的目的,待时而动才是目的。如今正是好时机,您尽管上书,二皇子失了圣心,成不了气候,至于太子……“ 沈孝看着窗外连天的雨水,冷道,”太子自然会记恨,可恐怕暂时没有心思管您了。关中暴雨,河南道暴雨,黄河怕是安生不了,太子还管着工部,这件事就能把他的注意力给 引过去。” 沈孝回过头来盯着李勤,“待时而动,如今正是上天赐予的‘天时’。这样的时机一个都不能错过,在每一个他们无暇顾及的地方,您都要趁机出击,蚕食势力。等他们忙完手头事回过神来时,您已经彻底伸展开来,再不是他们可以随便拿捏的了。“ 待时而动。 李勤这才体会到沈孝谋略的真正意义。他在暗处,他势力小,所以他反而更能专注手头的事。而太子势力太大了,顾不过来很多事情。 那就是他的时机。 李勤谨慎多年,也困顿多年,一朝被沈孝辅佐,真是觉得相见恨晚。 李勤点头道,“本王知道了。可是,本王从未与那位桂直接触过,他也并非你的朋友,我们举荐他之后,他会为我们所用吗?“ 沈孝摇头:”臣举荐他,不是让他为您所用,事实上,桂直多年沉沦,却一直没有攀附权贵,就说明他自有骨气。这等人是不可能为谁所用的。“ ”把桂直推上去,有三个好处,一来符合陛下重用寒门的心思,您是在替陛下解忧;二来,会有更多寒门经过此事,知道您知人善用;三来,太子手下是世家,我们推一个寒门上去,就是在 太子的势力。 ”一件事能有三个作用,已经足够好了,我们再要桂直忠心耿耿,反而是我们贪心。“ 李勤被沈孝劝服,点头道,“你说的是,是我太急了。” 沈孝忙道,”拉拢人心,这是人之常情。以后您有了名声,自然有人归属,不急于这一时片刻。“ ”另外,您先不急着上折子。我对桂直也只有纯粹政事上的了解,但他私下到底如何,甚至他是否私下别有 派,这都说不准。“ 李勤明白沈孝的意思,”我知道了,还是要先查一查他,毕竟推他上去,万一他有错,我也要吃挂落。我这就让平 皇姐帮我查查,她消息网广,暗处人很多。“ 沈孝的长处在明处,善于朝政,李述的长处则在暗处,善于挖坑,善于刺探消息。 李勤清楚地知道他们二人的优缺点,他身上已隐隐显 出君主的特质:知人善任。 沈孝道:“是,让公主先查一查,若无大碍,您再推荐就是。” 听李勤主动说起李述来,沈孝心念微动,忽然问,”殿下近来去看望过公主吗?“ 李勤摇了摇头。 他虽是弟弟,可从前他跟李述关系一般,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面,因此如今也不好频繁去拜访,不然会招人注目。 沈孝闻言垂下眼,虽脸上并无任何情绪显 ,但却隐隐透了分失望。 他都两个月不曾见她了。 二人说是合作,可他到底是外男,跟李述正经见面的机会少的可怜。 沈孝攥了攥掌心,对目前的状况很不 意。 他抬眼看着七皇子道,”您确实不好常去拜访,但七皇子妃倒可以常去平 公主府。女眷 往,也并不惹人显眼,更何况公主养病,弟媳常去探望也是人之常情。“ ”前两个月您都在积攒实力,接触人脉,用到公主的地方不多。可如果推举桂直,那您就开始招眼了。公主聪 ,又在朝堂摸爬滚打多年,常去听她的意见是有好处的。“ 沈孝的表情非常严肃,非常正经,非常克制,仿佛心里头一点私念都没有,就全是伟光正地为了七皇子着想。 不过——七皇子妃探望完李述,您别忘了给我通通气儿啊,好让我也知道她最近在府上都干嘛呢。 李勤自然从善如 ,忙称”是“。 说罢话,沈孝就先离开了。他在朝中事情很多,近来忙得脚不沾地。 沈孝走后,李勤自己在包厢里坐了一会儿,自己跟自己下完了一盘棋。 他很欣赏沈孝,那确实是一个大才,以后若他真能登上帝位,他一定会重用沈孝。 只是,有件事李勤却想不通——沈孝那样的人,怎么会和平 皇姐合作? 他们二人完全不是一路人。 虽说二人都一样冷淡,一样聪 ,一样谋朝政,目的相同,可他们的手段却完全不同。 平 皇姐谋朝政,善出偏招奇招,而且手段比较狠辣。之前给太子谋划的‘以粮代钱’一事,利用关中大旱,不顾百姓饥渴,就是要把二皇子往死路上 。 她的手段都是 谋,善于给人挖坑。 可沈孝不同。 沈孝讲究大道直行,当初沈孝刚开始做官就弹劾李述,固然是为了出头,可李述不问旱情,也确实该被弹劾。沈孝就是这种人,纵然他要争权夺利,可他做的都是 谋,给七皇子出主意,也不建议他跟谁结 营私,甚至捧一个桂直上去,都只是因为桂直有才干,而非是为了拉拢人心。 这简直是不可弥合的价值观的差距:平 皇姐的眼睛里只盯着权力,可沈孝在权力之余,却有更多要坚守的东西。 毕竟李述从出生起就活在暗处,可沈孝却 着 光往前走。他们真的不是一路人。 那么……这样毫无 隙的合作,又能持续多久? 李勤要做君主,自然要更多考虑臣下之间的权衡。这二人以后若爆发冲突了,他又该如何去调和,才能不让这艘船沉下去? 李勤皱紧了眉头,落子棋盘,开始思索。 作者有话要说: 谢 衢缙x2、心1118、元安、柒寒、breathesky2007、lalala~、景夏 的地雷 谢大家的营养 ! 谢评论~ 鞠躬!!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