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封死,世子叹口气:“好了,我知道了。唉,本想这次捎带你立个更大点的功的。”世子表情颇有些遗憾。 郭临不若笑:“世子爷你还是放弃吧,我真不想升官。” 十后,边关大捷传来。楚王爷这次出兵可谓全力击之,毫不手软。时隔十年之久,魏国再一次成了战败国,上书与大齐互通友好。皇上龙心大悦,下了旨意,命楚王带着魏国降使回京。楚王回到辅国将军府呆了一晚就启程了,照旧是世子随行。 今凉风习习,郭临带着姚易和贴身婢女阿秋,一路往兴泰郡上最有名的香楼而去。街边的民众张灯结彩,庆祝楚王大捷。 按理说像楚王爷这样功绩累累,又是当朝亲王的人,应为皇上不喜,但皇上与他之间却从未有过这样的芥蒂。楚王一向潇洒,与当时的皇室格格不入。年轻时喜隐瞒身份行走江湖,娶回来一位江湖女子做王妃,姻亲上不曾沾染半分权贵。扶持圣上登基后,便一直领命镇守琼关,甚少回京。郭临觉得这才是楚王聪明之处,娶江湖女子定然被皇室不喜,但却是直接且明确地远离了那个位子,也让皇室放下戒心。而后的领军职,离京城,便是不卑不亢,既不夺权也不少权,既可成皇上之助力,也不与之造成威胁。十几年如一的态度,才让他无论有多大兵权领了多少将士,皇上也总能安心。 掀开雅间帘子进来的小二,手里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牛,上面淋了新鲜的酱汁。郭临马上起身接过盘子,深一口气赞道:“香啊!” 小二笑道:“郭校尉这般喜酱牛,可要再多切几斤带回去?” “不了,”郭临夹起一筷子牛放入口中,“熬上一锅上好的猪骨汤带回给王妃就成,还麻烦小二哥去瞧瞧我那婢女阿秋可回来了。” 小二正要应下,一串银铃般地笑声就打断了他。一个穿着上襦下裙的圆脸小姑娘袅袅地走进来:“少爷,你叫我啊?” 郭临努嘴道:“新衣服啊!”跟在阿秋身后的姚易也掀帘进来,手里提着抱着的一点儿空隙也没有。郭临看着那堆东西咂舌道:“买了这么多!” 阿秋挑挑眉,扯了扯肩上黛的披帛,拉开椅子坐下,手指捻起一小块牛放入口中,口齿不清道:“仗打胜了,胡商的脂米分就便宜了不少嘛。”她吃得急,手指上和边都沾了不少的油,早上出门涂的口脂也被花了。姚易已经是一副不忍看下去的表情,还把手边的买来的布匹拿远了点,生怕簇新的料子被阿秋脏,郭临忍着笑掏出一条干净的帕子丢过去。 阿秋今年不过十四岁,是郭临来到王府那年楚王从战场上救下来的鲜卑人。王爷见她独身一人也不好生存,而且她是个女孩,便问她可否愿意做郭临的贴身婢女,用以弥补姚易这个护卫的不足,好贴身照顾她起居。阿秋自从知道了郭临是女扮男装,就处处帮她做好掩护。世子只知道郭临有个偶尔胡闹甚至喜偷穿郭临军服的婢女,却不知道这些都是为了掩饰身边兄弟的别。 郭临走近窗边,街旁的商铺大小不断的吆喝、宣讲楚王功绩的说书人的话语声,伴着骡马的铃铛脆响悠悠入耳。这幅情景,仿佛和六年前楚王又一次获胜后的边关诸城一模一样。她缓缓闭上眼睛…… “小姐,快走,他们要抓的是你,奴婢不会有危险的!快走!” 她猛地睁开眼睛,眼前人声鼎沸、驼铃阵阵,还是一样的街道。她深几口气,眼间的戾气渐消。回过头来,阿秋已经消灭了大半盘的牛,桌上的帕子沾着油印,姚易则提着酒楼赠的清花酒招呼郭临喝一杯。郭临上前收了帕子,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 下了早朝,世子与王爷在朱雀门上了马车,回丰乐坊的楚王府。 世子忍了又忍,见楚王没有丝毫要说话的样子,按捺不住道:“父王,我不理解,您为何总是下阿临的功劳。这次出战清城,他军功该胜于我,怎么就只从七品升到了六品。” “你以后会明白的,”楚王也不解释,“总之我不会害了她。” 世子虽然不,总想为兄弟讨份功。但楚王却有另一番想法,眼看郭临如今已快十六了,换做女孩也快及笄。官职小,到时卸职也易,一个姑娘家,要那大的官做甚。 马车一路进了王府,李管家匆匆跟来,道:“王爷,方才太子殿下派人送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 楚王一愣,道:“他动作倒快。” 方才朝议结束,皇上留楚王唠嗑几句,说是十多年未见皇弟墨宝,如今战事大胜,让楚王写副字,晚上宴时正好带来君臣共赏。楚王笑言长久不回京,府内的笔墨都要去新买才好。眼下不过刚刚到府而已,太子就已经送来了笔墨纸砚。 楚王一路走进书房,李管家已经将那些文房四宝一一摆在了案上。楚王接过世子递来的茶,轻抿一口:“意非,近上朝你有何发现?” 世子皱了皱眉,迟疑了片刻,才道:“儿子瞧着太子有些古怪。” “哦,哪里古怪?”楚王拿起桌上的笔细细端详,世子抬袖在一旁帮他研磨。 “说不上来,只是觉得他太过积极了。” “怎么说?” 世子看王爷摆出了长谈的架势,略一思索,这才缓缓道:“太子从出生起,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同胞弟弟五皇子赵王与他也亲。世子妃出身镇国候府,身份尊贵。府内子息也昌盛。而其他皇子中,二皇子生母低下早已去往封地,三皇子前些年也去了封地,四皇子体弱,六皇子已夭,七皇子还未建府。这种情况下,太子的地位可以说是最为稳固的,没有可以威胁到他的存在。可是这几儿子观太子的态度,却是事事都要做得极致完好,热情慎重地过了头……” “不错,”楚王赞道,“此次来京,进步不少。” 说话间,楚王走笔疾书,落纸如飞,挥毫间想起此次大战后,被派往清城处理事宜的正是德王,难不成太子是在意这事。他沉声道:“看来今晚之宴又会发生点什么。”话音刚落,字已写好。世子凑过去看,“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他不由赞道:“父王乃是能书不择笔。” 楚王失笑:“你小子,太子送的笔能差么!” —————————————————————————————————————————— 宴设在了麟德殿,楚王方一靠进太池就碰到了常家的两兄弟,在老国公爷卸任后袭承爵位的郑国公常继和太子少傅常兴。两兄弟年幼时曾得楚王指点武艺,关系算不上疏离。 老国公在世时是个有勇有谋、情温和的人,与楚王同为武将却极少因意见不合而起纷争,深得楚王尊敬。冲着这点,楚王对常家的小辈也得稍稍亲切些。 互相寒暄后,双方一齐走进麟德殿,碰到了在此等候的太子。太子长相并不如他父皇那般俊美,但锦袍绣衣,乌发玉冠,还是显得整个人神采奕奕。太子妃贺氏伴在身侧,一身银红大袖纱罗衫,五官秀丽,端庄娴雅,与太子甚是般配。太子妃身后站着侧妃常氏,穿了件鹅黄的半臂襦裙,比起太子妃容稍显不及,但胜在身姿窈窕。常氏瞧见了兄长,向太子妃低声请示后走过来,站到楚王面前盈盈一拜:“早听太子讲楚王爷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保家卫国。真是百闻不若一见。今得见楚王英姿,实乃妾身之幸。” 楚王哈哈一笑,瞧着常继道:“老国公竟还有个这么能说会道的女儿。” 一句话众人皆笑,太子妃笑得有些僵硬,不过她很快就恢复了表情,恭敬地道:“皇叔快些进去吧,父皇方才还在念叨着您呢。” 宴席上,皇上坐在御座之上,正脸笑意地看着内侍们呈上来的坛子里装着的荷花,是一株并蒂莲,含苞待放,正是美态。皇上瞧见楚王,招手道:“二弟快来看,这是意沈从太池中发现的。” 七皇子正站在皇上下首,笑道:“儿臣贪凉,划了只小舟躲到太池中,却没想到有这么好的东西。”他年仅十六,十岁前都养在君山的皇觉寺,接回后倒是颇受荣宠。虽然子没几个哥哥那般稳重,皇上却也没拘着他。 只听皇上哈哈大笑:“你贪玩还有理了,也罢,这次就不罚你了。” 有了并蒂莲这个好兆头,看得出皇上心情很好,一时间君臣尽。楚王注意到七皇子坐在了太子的下首,而德王坐在他的下首,可见皇上确实是十分喜这个天资聪慧的七皇子。尽管如此,德王面上却看不出丝毫不,时不时与七皇子谈两句,十足的兄友弟恭。德王下首是五皇子赵王,二皇子晋王身在封地宁远,四皇子庆王一直在卧龙行养病,所以都没出席。剩下一个娃娃的八皇子,年岁太小也没到场。 七皇子生的明眸皓齿,清新俊逸,结合了他母妃的美貌和皇上的英气,像极了皇上年轻时的样子。年轻时的皇上是个白面书生样的美男子,与楚王犷的气质刚好相反,如今蓄着胡须,岁月和帝王的尊严在他身上和,玉质金相,不怒而威。皇上身侧分别坐着舒贵妃和箫淑妃,都是如今后中的风云人物,一个育有德王和庆王,一个育有七皇子。自从皇后薨,皇上十多年来不曾再立皇后,后大权都给了舒贵妃。舒贵妃是在皇上还是太子时就嫁入府中,以温婉敦厚闻名。而另一边的箫淑妃有闭花羞月之容,看起来十分的年轻,七皇子都这么大了,她却一点也不显老,单就这份容貌已经可以傲视后。 众大臣赏过莲后,齐声向皇上敬酒恭贺战事大胜,国泰民安。觥筹错间,歌舞已经开始了。一群身着水红烟纱广袖舞衣的女簇拥着碎步行来,乐起,女们散开,出了里面绯罗衫华裙的女子。那女子云鬓高梳,头顶的珠串分外耀眼,一张俏脸笑靥如花。高台之上的箫淑妃“咦”了一声,恰好伶人合奏,盖过了她的声音,皇上顾着看歌舞,也没有注意到。 世子坐在楚王身边,本来只是埋头品尝里的糕点。听到身边一众惊叹声,这才抬头看向领舞的女子。这女子容貌并不算绝,但是她的舞姿十分优美,一下子就引了所有人的眼光。世子也多看了几眼,不经意间瞟到对面的脸苍白的德王,德王紧紧盯着舞女,神情僵硬。世子有些奇怪,凑到楚王耳边问道:“父王认识领舞的人吗?” 楚王瞪他一样:“你以为我谁都认识啊?” 世子更奇怪了:“那德王干嘛那副表情?” 楚王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也注意到了德王的不对劲,父子俩相视一眼,都没有再说话。 一曲终了,领舞的女子遥步上前,柔柔地躬身道:“环儿恭祝父皇福泽苍生,四海升平。” 皇上一愣,细细思索却没想起这是谁。倒是太子身边的太子妃离得近看清了,惊讶道:“这不是三弟家的徐氏吗?” 德王突然起身,大步走到那女子身边跪下,沉声道:“是儿臣的侧妃徐氏,冲撞了父皇,还请父皇恕罪。” 女宾中,德王正妃严氏也慌慌张张地奔过来,跪在一边,使劲拿眼剜着那侧妃,口中道:“是儿臣御府不严,才让这不知礼数的东西污了父皇的眼,父皇恕罪。” 德王妃一席话叫整个宴席都静了下来,德王简直快气死。徐氏虽然是没经通报就登堂跳舞,但皇上原本心情好,多少也没生气。他虽然一直知道府内严氏与徐氏水火不容,却没料到严氏眼看徐氏可能遭殃,不管不顾就要来踩一脚。这可是御前,皇上还没表态,她就敢发话越俎代庖,蔑视皇威。见严氏张口又准备说话,德王忍无可忍轻叱道:“还不闭嘴。” 皇上“哼”了声,扭头问箫淑妃:“歌舞不是你负责吗,可知此事?” 箫淑妃一愣,继而柔柔地笑道:“臣妾才疏学浅,做不来这些事,都是给女官们做,臣妾也就是到场看看,确实不曾注意到她怎么进来的。”说罢,她回头看着身后的女官,“梅女官,这是怎么回事!” 梅女官刷地跪下:“都怪奴婢,今伶园来来往往的,奴婢失察,没能注意到不是原先的舞女,请皇上降罪。” 下面的徐氏此时后背已经透了,她不知道来跳了个舞,居然引起了这么大的风波,她本想辩驳,一侧头看到德王的眼神,吓得赶紧咽了回去。 皇上看看了地下跪着的三人,招了招手,让他们都起来,德王舒了口气。皇上剥了颗龙眼,缓缓道:“老三。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事。” 德王跪下磕头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这事就算了了,皇上没打算追究下去,在场官员都安了心。楚王适时从下人手中接过裱好的字,朝皇上笑道:“皇兄要看臣弟的字,臣弟可是带来了。” 皇上这才又起了兴致,脸转晴,大臣们察言观,也都纷纷说笑起来,仿佛刚才那一场风波本不存在。 ☆、第4章 不祥之兆 宴席结束后,离门下钥还有些时间,德王领着家眷送舒贵妃回。 到了嘉庆,何女官遣走无关的婢女,殿门一关上,舒贵妃就重重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盏也为之一颤。 “跪下!” 德王斜瞟了一眼跪下去的严氏和徐氏,径直坐到一旁去了。 “母妃,都是这个小人,方才宴席中她借口闷说要出去走走,半天都没回来,儿臣还以为她路了。哪知道她竟然有这样的本事,躲过了淑妃的眼睛,跑到席上去献舞。”严氏一边说一边狠狠地瞪着徐氏。徐氏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严氏最见不得她这个样子:“母后……” “住口!”舒贵妃指着严氏,“非要活活气死本吗!” 严氏只得住了嘴,犹自不忿。整个殿里就剩下徐氏的噎声。舒贵妃伸手指向她:“你,给我好好讲讲,到底怎么回事!” 徐氏吓了一跳,断断续续道:“大概十天前,在大公主的宴会上,吕侍郎的夫人问妾身准备了什么礼物恭贺父皇,见妾实在准备不出像样的好礼,又听闻妾出阁前曾拜墨娘子习过舞,便提议妾身舞一曲献给父皇。但廷歌舞都是伶园一早备好了的,妾身没法上场。还是吕夫人,她认识伶园的管事娘子,帮妾打了掩护,这才去献了舞……”说到这里,她突然大声起来,“母妃,妾身本不知道会这样啊,妾身只是想给父皇一个惊喜。” “惊喜?”严氏讥讽道,“也不瞧瞧自己的斤两,凭你也配!” 舒贵妃瞪了严氏一眼,严氏缩了缩头。舒贵妃继续问徐氏:“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跟王爷商量?” 徐氏低着头,小声道:“妾怕王爷不同意……”这回她没敢再推卸,事实上,她胆子不大,只怪那吕夫人说的太人。说皇上心情好,她跳的又是歌功颂德的舞蹈,断不会被皇上责怪,只会大加奖赏,到时候就连德王也会对她另眼相看。其实别的她都不在意,只有最后一句说到她心坎里了。徐氏家境不高,即使她要才有才要貌有貌的嫡出小姐,到底比不过官至四品的严家嫁来的嫡女。 “王爷不同意那自然是有他的理由,若是可行他又怎会不同意。”舒贵妃轻眉角,语气已经没有开始那么强烈。 徐氏赶紧磕头认错:“妾身知错,请母妃责罚。” 舒贵妃看向严氏:“若是再这么不知尊卑,吼叫,以后,就不要出王府去丢人现眼了。” 这是极严厉的批评,严氏吓得一哆嗦,哭喊道:“儿臣知错了,儿臣知错了。” 何女官带着哭哭啼啼的两位妃子去偏殿等候。听不到脚步声了,德王才道:“是太子做的。” 这是毫无疑问的肯定,“吕侍郎一直没站队,现在看来已经是太子的人了。”舒贵妃嗤笑道,“吕侍郎是个硬骨头,他夫人却不是。难怪他被下放了那么久还能够回来,看样子是夫人暗地里出了力啊。” 德王轻笑道:“不过是探探底而已,今之事闹再大,也只是女人之间的事。” “可你的正妃叫本很失望。” 德王答道:“儿臣明白,回去后定会好生教导。” “意元,楚王爷今可是帮你解围了。”舒贵妃盯着这个最的儿子,眼中含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德王抬头看向舒贵妃,笑了起来:“儿臣明白。” 呆在京城的世子一直无所事事,便想着出门游玩。昨去了宴回来后,世子对太子和德王这些权高的皇子都没有什么好,推了他们的帖子,反而只派人回了五皇子赵王的帖子,第二去到卢江旁边的清风楼赴约。 这清风楼临江而建,风景优美,主人家品味独到,每一处的装饰都是尽显名贵却又恰若其分,格高而不世俗,在京城是个极为清雅的去处。赵王是皇后最后生的皇子,也是因为这一胎落下了病,养了没几年便病逝了。赵王自小便不曾受到诸多约束,不耐看四书五经,偏刀戟,皇上也就由着他习武多于习书。楚王还未去琼关时,赵王便常常跟着皇上来楚王府,他又与世子年岁相近,二人倒是颇为投机。 赵王订的是个靠江边的雅间,世子推门而入时,他正望着江边之景细细地品茶。赵王穿了身石青银纹袍衫,高束金冠。生的眉高眼阔,一派武生气质,连皇上都曾笑言此子或可为将。赵王见是世子便招呼他坐下,给他斟了杯茶:“这是今年新进贡的大红袍,特意带来给你尝尝。” 世子狐疑地端起茶杯,他记得赵王酷饮酒,最出格的一次举了个坛子就喝,何时竟改好茶了。他看出赵王神情有些不对,可他有实在想不出以赵王的身份,能有什么烦心事。 赵王幽幽地叹了口气,忽然说道:“意非你知道贾康弑母的故事么?” 世子一愣,低头思考了好久才记起这件事来。说起来这还是先帝爷在位时,发生在永昌郡的一件大事,永昌郡的郡守贾良彦有一四妾,连生了五个女儿,硬是没能生下半个儿子。把他和他老母都急坏了,又纳了好几房妾,直到后来,大夫人生了个大胖小子,这事才算消停。贾良彦为官甚得民心,当得子,郡内百姓们还都上门庆贺。贾良彦给儿子取名贾康,甚是疼。几年后,大夫人又生了个儿子。按说这贾康即是嫡子又是长子,就是多个把弟弟也不会影响什么。可就是这么怪,大夫人偏宠小儿子,连着贾良彦也有些忽视长子,贾康渐渐没有原先那么得宠。十五岁时,贾康无意间听到了大夫人和她的心腹丫环说话,他才知原来他并不是大夫人的儿子。当年生产时贾良彦不在府中,大夫人活活挣扎了两个时辰生了个死的女婴,而同是当天生产的一个小妾却生了个儿子。大夫人担心自己的位子受到威胁,便叫嬷嬷去换了孩子,还下了药让那个小妾看起来是难产而死。生了死婴本就是不吉利的事,又是不得宠的小妾,在大夫人得子的喜庆中,没有人去注意小妾的死,贾康听到了这个惊天的消息后,却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偷偷派人去找了当年的产婆,确认了一切属实后。当晚,就拿了把刀子冲进了大夫人的院子。 贾康算不上凶恶之人,他只杀了嫡母和当年帮着她害死他生身母亲的奴仆,并没有迁怒到其他人身上。后来贾良彦赶到,贾康跪在父亲面前声泪俱下,直言为母报仇无错,但自己已是一介罪人不可连累老父,于是自刎。 这件事震惊了整个朝堂,连先帝都知晓了。最后大夫人一族家产充公,全族放,贾良彦也被贬官千里,这事才算了结了。 世子回忆完,不由说道:“怎么好端端地说起这个,还记得先帝爷提起这事总说娶娶贤,莫非你是因为……”他想起来赵王从小就订了一门亲事。 赵王失笑:“怎么会是这个!你多想了。”世子追问,赵王只是说了句:“你不会懂的。”便不再多语。更加得世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世子百无聊赖地看向窗外,恰巧一艘画舫划过,画舫上站着个褐衣轻衫的公子,正好抬头与世子视线相对。世子不奇道:“德王?” 赵王闻声看去,果然是德王,此时德王也笑着冲他们招手:“五弟,意非堂弟。”世子无意间瞟了眼赵王,他一动不动地盯着德王,表情有些复杂,不待世子细看他已经起身下楼:“走,一起去坐画舫。” 世子跟着赵王上了船,船内还坐了一个身形宽大的公子,一袭花素绫长衫,肤较黑。面上蓄着胡须,浓眉凤目,看着比德王要年长许多。世子心底一猜便知,这是刚从宁远回来的二皇子晋王。晋王见了世子,很开心的样子,起身走出船舱:“这次楚皇叔大胜,听说堂弟也是大显身手,怎么样,第一次上战场?”XtJi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