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陶时深离开的身影,俞清清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她说的等她几年,不过只是一个借口,想让他稍微离远点而已。 再说,等过个几年,现在再浓烈的 情也会被消磨 情,更何况,她并不觉得他们有什么 情。 不过不管怎么说,陶时深可以主动消失个几年,这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陶时深这一走,俞清清倒是真的没有再见过他了,就连他的那扇门也没有再打开过。 接下来的这段时 ,俞清清出钱,让杜兴去读了个驾校,这大冬天的没什么人学车,仅仅只学了一个月就拿到了驾驶证。 而在这一个月,除开了制衣厂的各种费用以外,俞清清还净赚了五万块钱。 她从中拿了三万块钱出来,花钱找关系买了一辆面包车,剩下的两万块钱存到了银行里。 已经是一月中旬了,俞清清去书店买了一些书本回来,每天在店里的空闲时间都会看上几眼。 这翻过年去就十六岁了,她还是准备上上学。 学校的时光是静谧美好的,没有社会上那么多的尔虞我诈,也算是陶冶身心的一大去处了。 上辈子她虽然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但是这些高中知识还是得看上几眼,俗话都说温故而知新,多看看总是没错的。 杜兴再有了面包车开后,运起货来也更为方便,而且这货是每个星期运一次,他空闲的时间还算是很多。 这天,听说俞清清要回俞家村,杜兴主动的开车过来接她。 “清清,现在我们那附近几个村的人都知道我有车了,他们时不时的都想让我载他们去街上。”而且,那些人都以为这车是他的,这可让他百口莫辩。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候,想买一辆车都得找关系,不是说有钱就能买的。 他也很清楚,为了买到这辆面包车,清清给人封了一千块钱的红包,不然的话,这车还不一定能买的到。 “你想载就载,不想载就不栽。”俞清清坐在副驾驶上,望着外面那厚厚的雪景,轻飘飘的道。 为了方便拉货,后面的座位都是被放平的,而且这一路颠簸,还是坐在前面要好受些。 “清清,这车是你的,也是要油费什么的,而且今天拉这个,明天不拉那个,就会有人在背后说我的不是,也不太好。” 这也正是最近杜兴发愁的地方。 “那这样吧,他们想要坐车可以,那就掏钱,不用多,一次掏个三五 钱就行。” 俞清清深知,做人好难,做好人更难。 再说了,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没有义务为谁做什么,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是理所应当的。 “行,那去乡上三 钱,去镇上五 钱。”杜兴听她这么说,当即就同意了。 到了镇上,俞清清照例检查了一下,然后和季静云对了一下账本,这才和杜兴一起回了俞家村。 她这次回来没有别的目的,就是看一看房子修补的怎么样了,还有俞家村的状况。 现在才一月份,正是冷的时候。 这里的冬天特别漫长,要持续要来年的四五月份,可以说每年的冬天都特别难捱。 虽说她对俞家村的人有些失望,可一想到每年那些被冻死的,被饿死的人,她还是无法做到无动于衷。 面包车一到俞家村就引起了不少人的主意。 此时俞子兴正从养殖场上来,在看见俞清清从面包车上下来时,眼睛都有些看直了。 第174章 俞家村的曙光 “清清。” 俞子兴一路小跑了过来,看着那穿着淡蓝 呢子衣和黑 紧身 的俞清清时,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以前清清穿的都是灰 、黑 的宽大衣服,本来就瘦的身板衬的又矮又小,除了那张脸还真的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可是现在…… 她整个人的气质完全变了,这身衣服看着很有质 ,而且她长高了不少,说她是 胎换骨都觉得没 病。 “子兴哥。” “清清,你们这是刚从镇上回来吗?我听说这车是你买的,是不是啊?”俞子兴在车面前转了转。 之前他就知道杜兴是开着车回来的,那时候附近这几个村子的人都惊呆了,也是后来杜兴解释,这车是清清买的,他们才知道。 不过虽然解释了,却是没有几个人相信,毕竟清清年纪小,十五六岁的年纪,说她买车,谁会相信啊。 “以后这车都是杜哥开。”俞清清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但俞子兴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他暗自咂舌,实在是没想到,清清这么快就买了车,难怪说出去都没人信。 “清清,你等一下,你房子的锁都换了,钥匙在我爸那,我去给你拿。” “不用麻烦了,我自己去拿就好。” 说着,俞清清顺便从车上提下来了一些水果,往村长家里而去。 虽然上次的事情很生气,但不管怎么说,该付的钱人家也付了,后来村长也在监督着 好,她提点水果也是应该的。 毕竟以后这房子还是要靠村长照看着,免得再发生了这种事情,她可能会照顾不过来。 “叔,婶子。” 俞清清一进门,就瞧见村长和村长媳妇围坐在火堆边烤火,屋子里还有另外几个村里人。 “哎呀,清清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这短短时间不见,都长成大姑娘了,又俊了不少啊。”瞧见她手里提的那些水果,村长媳妇也是喜笑颜开,乐呵呵的 了上来。 “刚刚回来。” 俞清清将水果放在了柜子上,然后在村长媳妇热情的邀约下往火堆边坐了下去。 看见了那身旁坐着的几个人,她也很是和善的喊了人。 “红婶子,铁龙叔。” “哎,清清啊,你这是和杜兴刚从镇上回来啊?”红婶子的目光在她和杜兴身上扫了扫,也是笑容 面。 现在她新一批的小龙虾也快要长大了,还是托俞清清的福啊,上一次就卖了一千多块钱,现在天气冷,或许没有之前的好,但是估计也少不了多少。 以至于现在看见俞清清,她的语气都格外亲昵。 “对,婶子,这位是俞佳姐吗?”说着,俞清清的目光落在了俞佳的身上。 俞佳大概在二十来岁的样子,模样清秀,虽然偏瘦,但多少也有点 ,而且她很安静,坐在那边不说话,基本上都不会有人注意到她。 “对,她也是前几天刚回来,之前在县城里上班的,现在天太冷了,我也寻思不让她干了,受不了。” 红婶子叹了一声,目光扫过自己女儿那双 是冻疮的手,心疼不已。 现在这个天气,在饭店给人洗碗就是遭罪,可偏偏就这样,现在这洗碗的工作也不好找。 俞清清点了点头,收回了目光。 “清清啊,你们就先坐,我们要回去 饭吃了,就不耽误你们了,有空过来坐啊。”说着,这红婶子一家三口就准备往外走了。 俞清清示意的看了看杜兴,后者点头,转身就往外走。 “婶子你等一下。” “这是?” 当红婶子看着那些和村长家里相差无几的水果时,心里一暖,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杜兴淡淡一笑,说:“这是清清从县城里特意买回来的,原本准备下午给你送过去,正好现在碰上了,提前给你也是一样的。” “好好好,那就替我谢谢清清了。” 红婶子听见这话,不免得多看了两眼杜兴。 见这小伙子一身正气,为人老实,心里也有点可惜。 村长家里。 俞子兴坐在俞清清旁边,闻着身边那淡淡的清香,心思也有些飘渺。 “村长,我看今年的雪下的来势汹汹,情况不太乐观啊。” 在杜兴推门进来时,一阵凌冽的寒风也随之刮了进来,俞清清也叹道。 说起这事村长也发愁,“可不是,现在的天不烧火 本没法过,但是这柴又不经烧,照这么下去,估计要不了半个月就能把大家囤积的柴烧光了。” 当然,这个问题都不是最严重的。 最严重的是,一到冬天,大雪覆盖,连野菜什么的也没有了,而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家五口,一家七八口也不在少数,这么多人都要吃,又从什么地方来? “村长,我倒是有个办法。” 见村长那愁眉不展的样子,俞清清忽然开口说道。 “什么办法?” —— 从村长家里出来时,杜兴还在思索她说的那些话。 “清清,你说的办法可行吗?” “当然可行,杜哥,还要麻烦你去县城里买 线回来,各种各样的,多买一些,还有钩针也多买点。” 说着,俞清清掏了两百块钱出来 给了杜兴。 她和村长说的办法,就是让村里人做手工,然后赚点手工费,这原材料她来出,到时候他们勾好了线鞋,手套以及围巾后,她就按照相应的数量给钱。 每件五 钱,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很公道了。 现在这个年代的 线很便宜,一团也就是几 钱的样子。 能让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挣钱,这大概就是俞清清能做到的最大让步了。 …… 俞清清回来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附近的这几个村子。 她回来的两天,过来窜门的人都快要把门槛给踏破了。xtJiDiAn.cOM |